新周报在线看

原创  【观点】以雷霆之力,让“天下无拐”

1970-01-01 作者: 查看次数:次
导读

2020年5月28日,经过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中国首部民法典诞生,标志着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将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

民法典的诞上,囊括了人民生活、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成为每个人贯彻生命全过程的“护身符”,足以令人欣慰。此次民法典在居住权、隐私权等方面入法明法,与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物权法等民法统一编撰,相比分散立法而言,在处理相关纠纷时更加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有效解决了民法领域的矛盾和零散问题,成为执法人员的基本参照。

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民法典中始终贯穿着“平等”与“保护”的精神,关注当代民生问题,回应民众关切,它就像是一面“棱镜”折射着社会生活发展的方方面面,每一个法律领域都能反映出当代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况。从本质上讲,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实就是法治经济的发展。民法典作为反映法治社会发展的“映像机”,呈现出来的不只是时间之变,也是观念之变、思想之变,是一座法治社会发展的“新坐标”,是新时代的立法创举。

由“法”到“典”,虽是一字之差,但编撰过程历尽艰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但均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理论准备不足等原因而搁置。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不断地探索,历经千辛万苦,民法典终于横空出世,这无疑为治国理政增添了信心和底气,成为治国安邦的又一利器。民法典不仅秉承着“大同”的执政精神,还将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兴奋剂”和“催进剂”。

民法典不仅是强国之法,也是富民之法。随着民法典的出台,必将会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势能,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在新时代迎来新曙光。                                               (据千龙网 杨亚雄/文)

如何让爆红的“地摊经济”持续火下去

“地摊经济”一夜爆红。多地政府出台政策扶持、多家互联网巨头也发布“地摊经济”帮扶计划。诸多合力下,商贩开始摆摊,熟悉的“烟火气”回来了。

6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此前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中央文明办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近日,四川、浙江、湖北、江苏、山东等省份的多个城市早已出台指导意见,为摆地摊“松绑”。

“地摊经济”火了,有人欢乐有人忧。能拉动就业、带动消费、方便民众,是“地摊经济”显而易见的好处,毕竟每一个小店、小摊背后,都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生计。

但很多人的担忧也并非全无道理,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噪音扰民、食品安全等,都让人忧心。在“欢乐”与“忧愁”之间,显然对城市管理、城市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已有1200万小店和路边摊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正逐步回暖。但要注意,像绣花一样精细治理城市,对小摊、小店进行柔性管理,让“地摊经济”持续火下去,并非一日之功,极为考验城市管理者的细心、耐心与巧心。

有经济学家称,从某种程度上说,地摊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让街区里多点烟火气,让小商小贩多些生存空间,回暖的城市、回暖的经济需要这样的喧嚣和热闹。有了温度和信心,又最大程度地规避了“地摊经济”的乱象,我们的城市也就恢复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无疑需要城市规划、管理、执法等各个环节持续用力。

(据《光明日报》 李记/文)

【趋势】新冠疫情与中美关系再思考

5月下旬,全球新冠疫情尚未见底,美国死亡人数已逾10万,10周累计失业人口达4000万。美国政府策动的恶化美中关系举动也水涨船高,不仅出台最新对华战略,还胁迫部分盟国与中国“断离舍”,甚至以中国立法机构通过涉港安全法为由威胁取消香港自由经济地位……尽管“山雨欲来风满楼”,但透过令人忧心的浮光掠影可见,中美关系依然总体在轨,前景艰难却不至脱轨翻车。

首先,中美关系因新冠疫情而继续走低是总态势,也暂时难以扭转,但是,美国政府也很难翻起大波澜。尽管中国和世卫组织第一时间向美国通报新冠疫情信息,美国政府依然因国内疫情失控无端指责中国,持续煽动和毒化对华情绪,使中美陷入罕见的舆论战。

    久而久之,国际社会惯熟了美国政客们的虚张声势,也会十分厌倦这种塞责套路。包括美国媒体在内的西方媒体严厉批评美国政府,认为美国政府应该扮演领导角色,不应执迷和偏执于到处甩锅而把历史机遇奉送中国。对多数美国民众而言,天灾也好人祸也罢,最终期待政府能力挽狂澜而不是整天放空炮。因此,特朗普等人继续抱着老剧本唱旧戏,将越来越没有市场。

    其次,美国政府胁迫盟友疏离中国的力度,可谓半个世纪以来所罕见,但其盟友也有自己的利益底线。美国政府发起新冠疫情舆论战的实质,还是对华贸易战、技术战和新冷战“三板斧”,是所谓“美国伟大”战略自信的缺失和“改造中国”战略耐心的耗尽,情急之下只能抓住新冠疫情这根稻草,以霸权式惯性思维和简单化二元对立逻辑,逼迫盟友在美中间二选一。

美国政府施压之下,少数盟友有所触动,英国、以色列对中国5G技术开始打退堂鼓,以色列甚至排斥中国公司竞标大型海水淡化项目。但是,多数美国盟友驻足观望敷衍,他们没有道理也没有动力为美国火中取栗而牺牲太多本国利益。西方内部权力分割与制衡让美国政府无从号令天下,比如澳大利亚联邦当局愿意为美国驱使,但是,维多利亚州仍坚持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

第三,美国政府全面出击,多维度干涉中国内政,但也不敢挑起大国战端。美国政府为了达到要挟、敲诈和干扰中国战略稳定的目的,四面发力,就新疆、台湾和香港等问题出台多个法案,为分离势力、极端、暴力和恐怖主义站台撑腰,充分显示其唯恐中国不乱的自私与伪善。不过美国也清楚,中国具有维护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和能力,因此除了实施制裁、对台军售等招数外,再也无计可施。

第四,美国身陷全球多处泥潭,战略与外交资源被力量多极化和利益多元化格局掣肘消耗,很难再掀起更大的风浪。美国政府隔三岔五发动战争,到处插手地区纷争乃至他国事务,早已疲态毕现而被迫战略收缩。眼下和未来,别说费力对付大国,就是在乌克兰、伊朗、巴勒斯坦、叙利亚、也门和阿富汗等国的“半拉子工程”,就足以让美国政府进退维谷。

 在多边框架内,美国政府的蛮横霸道也很不得人心。过去两个月,美国在安理会执意刁难中国和世卫组织而陷入1:14票的境地;世卫大会通过认同中国立场的公报也让美国政府十分尴尬……种种事态表明,美拼凑反华大合唱并非易事。

第五,美国政府幻想重构世界产业版图,但是白宫与企业意向相悖,政治操弄与经济规律逆行。美国政府近四年大张旗鼓重拾孤立主义,刺激和吸引美企回流。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产业链碎裂,各国防疫物资一度严重短缺,美国政府再次借机鼓吹美资撤离中国市场,以便瓦解中国的制造大国地位。

然而,今天的产业格局是全球化发展的自然结构,也是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不断洗牌重组和优化之水到渠成,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已跨越“世界工厂”历史阶段,其他中小国家又无综合优势取代中国的制造业投资洼地。因此,美国政府让全球经济断链、离开和舍弃中国的聒噪,只能是一厢情愿式的情绪发泄。

第六,美国政府最新战略报告强调遏制中国,但仍承认美中和平竞争为主,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并保持建设性接触,希望共同管控危机。

总之,美国政府的狂躁既延续此前的战略焦虑,又叠加疫情导致的巨大衰退与挫败感,也是大国力量此消彼长过程中的正常反应。面对美国政府的各种表演,中国越是镇静淡定,越能确保中美关系免于全面失控。

(据《北京青年报》 马晓霖/文)

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