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上美军航母数量“清零”
4月10日,美国目前部署在西海岸布雷默顿港的“尼米兹”号航母,出现两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该舰所有舰员已经在航母舱内进行“舰内隔离”。美国海军声称,“尼米兹”号航母确诊的病例都是岸勤人员,舰勤人员没有出现确诊病例,因此不影响部署。
在疫情严重的华盛顿州,“尼米兹”号出现确诊并不是意外,不过,这依旧成为压垮美国太平洋舰队战备的倒数第二根稻草。目前,太平洋舰队中“里根”号、“罗斯福”号、“尼米兹”号以及“卡尔·文森”号4艘航母全部出现确诊病例。
美国海军总共拥有11艘航母,其中5艘部署在西海岸和日本,划拨给太平洋舰队。目前部署在西海岸的5艘航母,分别是“罗斯福”号、“尼米兹”号、“卡尔·文森”号、“林肯”号和前进部署在横须贺的“里根”号。这5艘航母中,只有“尼米兹”和“罗斯福”号处于出航状态。
而“尼米兹”号的情况比较特殊,“尼米兹”号航母去年年末完成维护以后,有能力执行半年的任务,但按照美国海军的规划,“尼米兹”将利用活动期整合F-35C并且训练飞行员。该舰今年起一直部署在西海岸华盛顿州基察普海军基地布雷默顿港,接替去年年末入坞华盛顿州的“卡尔·文森”号航母,进行F-35C整合上舰前的科研训练任务和VFA-147舰载机联队的训练任务,不担负部署任务。
虽然该舰理论上应该一直在西海岸培训整合F-35C,并不打算在今年上半年进行值班,但随着3月27日“罗斯福”号因为新冠疫情激增撤出部署返回关岛抗击疫情,“尼米兹”号航母又有了新的动向。4月初,“尼米兹”号航母突然召集水兵进行14天隔离,有水兵家属表示,这些水兵将在隔离确保健康以后,出海执行“部署任务”。
虽然美国海军没有提及“尼米兹”号接下来要执行什么任务,不过,“尼米兹”有确诊病例以后,美国海军一而再再而三地保证“疫情不会影响该舰正常部署”。
据此推测,“尼米兹”号此番紧急召集水兵,是为了执行更加紧急的任务,也就是前往西太平洋替代“罗斯福”号执勤。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今年5月20日蔡英文当局“连任”带来的不确定性过于严重,美军必须保证今年全年都要在东北亚地区留有至少一个航母打击大队,以应对任何“突发情况”。
然而,就在隔离的过程中,“尼米兹”号航母出现了确诊病例,考虑到美国漏洞百出的防疫措施,比如不强制要求水兵戴口罩,保持近距离接触等错误措施。“尼米兹”号航母在隔离时中招几乎也是一个必然了。
“尼米兹”号航母确诊新冠疫情,水兵被迫上舰隔离一事,对于当前美国在西太的局面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亚太地区今年上半年唯一一艘执勤航母“罗斯福”号被撤到关岛隔离以后,美国海军机动力量丧失殆尽,几个月内,只有“尼米兹”号作为“后备力量”,有能力在几周培训整顿以后出航,在至关重要的5月份保持值班。然而,随着“尼米兹”号水兵出现确诊,美军在太平洋也就再无航母可用了。
本轮太平洋舰队全部航母因为疫情“停航”也创下了一个记录:自美军在太平洋地区部署航母以来,美国海军头回在太平洋地区陷入无航母可用的窘境。
原则上来讲,美军可以从本土抽调新血,替换被感染的水兵在“罗斯福”号等有出行能力的航母上执勤。但航母水兵毕竟是人不是部件,美军新增舰员与现有舰员之间的磨合训练还要相当的时间。而随着美军西海岸圣迭戈、布雷默顿港和横须贺等多个航母基地出现疫情导致隔离,同时,美国海军军校、新兵和士官晋升等业已暂停,美军从本土抽调新血补充到“罗斯福”号或者“尼米兹”号航母上也变得愈发困难。这意味着在军内感染结束前,美军很难凑齐多达5000人的海军团队去强行运行一艘航母——更不要提海军部长、航母舰长人事变动带来的延宕。
疫情令美在印太军力不堪重负
新冠疫情横扫强敌,可以说是偶然中的必然。自由散漫的美军至今为止未能像解放军一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起完善有效的防疫抗疫机制。而美军上级对于疫情的轻视和应对措施的延宕进一步恶化了防疫工作。
美军2月25日就在韩国卡罗尔军营发现首例确诊病例,但直到3月25日,也就是一个月后,驻韩美军才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而太平洋地区美军主力,驻扎在人口密集的日本关东地区的驻日美军直到4月6日才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这种“后知后觉”的防疫措施,无疑已经造成新冠疫情在军内的扩散。
从美军各个驻军司令官这几天发布的照片来看,美军依然缺乏和解放军一样严格的防疫措施,在一线执勤的官兵依然缺乏口罩,美军士兵不得不“自力更生”,用自制的毛巾和围巾充当个人防护设施。而精锐的F-35联队——388联队的飞行员甚至开始用制造备件的3D打印机制造面罩。
美军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疫措施,有文化、体制上的多种原因,但疫情还将蔓延下去已经成为事实,美国今年在西太地区出现“航母空窗期”更成为定数。随着美军后续的海军人员培训和既定的航母部署规划都将被疫情严重影响,美军可能要面对一个较长时间的空窗期。在中美军事实力此消彼长,美军逐渐丢失在太平洋西岸军事优势的今天,这种长期的力量真空期毫无疑问会影响各方的决策。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外交政策和防务项目主任阿什利·汤申德的文章称,美国军队自2001年以来就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中,而且它目前还在另外三条前线面临着极其复杂的挑战。在暴发疫情的美国各地,它正在努力支援民事部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随着新冠病毒在军人中扩散,它也在努力保持一支健康的部队;此外它还在努力维持自己的战备状态和海外行动承诺。
目前有大约4万名军人参与了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包括数千名现役军队医务人员、逾2万名国民警卫队军人、2艘医疗船和1.5万名美国陆军工程兵——未来几周可能还将再投入数万兵力。然而,美军现在难以平衡军人的健康与其自身在国内外的日常防务责任。
文章称,尽管整个军队有能力进一步支援国民警卫队和民事部门,但这些额外的任务不久就会削弱武装部队的整体战备状态。对于医生和护士等专业人员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他们的人数设置是为了满足军队对于训练、部署以及照顾老兵及其家属的需求,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力量去完成其他任务。将这些人员和其他战备部队重新部署到抗疫前线,很可能会在武装部队的某些部分留下缺口和弱点——限制它们进行基本训练、举行演习和在其他地方应对新危机的能力。
文章认为,所有这些都开始影响美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存在。美国向澳大利亚的达尔文轮换部署2500名海军陆战队员的行动被无限期推迟。与菲律宾的军事演习被取消。此外,美国印太司令部两年一次的“环太平洋”军演是否还能如期举行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怀疑。该演习定于7月举行,将有25个国家和2.5万军人参加。这些对正常活动的限制将对印太地区国家如何看待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产生影响。甚至在疫情暴发之前,美国的盟友和伙伴就对华盛顿在这样一个削减国防预算、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履行其地区安全承诺的能力和意愿感到越来越担忧。
文章称,暴发疫情的军舰、陷入停滞的部署以及华盛顿在它自己应对不力的人道主义危机中的自顾不暇,都不会让印太地区的盟友相信美国能够一心二用。
疫情下的欧洲军队纷纷改变部署
在与新冠病毒的遭遇战中,欧洲各国几乎在一夜间被拖进了危机状态。匆忙间冲向抗疫一线的各国军队,不得不在与无形敌人的交锋中,从头开始积累经验。
3月初至今,欧洲各国军队暂停或缩减了常规军事行动,通过保持社交距离等方式减缓病毒在军营、舰艇和机构中的传播。英国路透社近日报道称,防止病毒在军队中扩散成为关乎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只有让军人保持健康,他们才能帮助国家抗疫。
德国国防部动员了1.5万名士兵帮助各地政府应对危机。波兰国防部宣称已调动了数千名士兵在封锁的街道上巡逻、给医院消毒,以及支持边境管控。在意大利,荷枪实弹的士兵在交通枢纽盘查过往车辆并劝阻人员外出,这成了该国北部地区的常见街景。
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疫情严重的国家,大型常规军事行动基本处于“速冻”状态,部队不再点名,暂停训练。俄罗斯媒体称,由于新冠肺炎蔓延,土耳其武装力量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被缩减到“最小程度”。
法国“戴高乐”号航母疫情尤为严重。该航母编队17日已确诊1081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有至少1046例都为航母舰员,占到舰上总人数的60%。法国军队卫生部门也表示,截至4月21日法国已有1500名军人确诊新冠肺炎,其中有超过15人在重症监护室。
“我们不得不取消非必要的海上任务和部署,或修改任务范围。”法国军方发言人表示,目前仍在霍尔木兹海峡的法军舰艇将不再使用除阿布扎比以外的区域性港口;空中行动也受到了影响,一些地区的救援飞机延误。他强调,法国军队的战斗力尚未受到实质性影响。
英国智库“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副所长马尔科姆·查尔默斯告诉路透社:“这场危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用于国防和安全的资源方面,还涉及这些资源的分配方式。”
疫情在欧洲暴发以来,各国公共卫生体系出现了行动迟缓、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本应作为抗疫主力的军队因此面临威胁。虽然已有不少军人“中招”,但出于保密考虑,各国军方拒绝透露具体有多少人接受了检测,以及有多少人感染了新冠肺炎。
意大利国防部提供了部分高级官员的信息。意大利安莎社称,该国陆军参谋长萨尔瓦托雷·法里纳和其他十几名官员的检测结果呈阳性,一名陆军中校因新冠肺炎去世。
西班牙国防部透露,有230名军人被检测出阳性,约3000名军事人员自我隔离。西班牙国防参谋长米格尔·安赫尔·维拉罗亚表示,该国海军的行动没有受到新冠病毒的影响,但在“非洲之角”(泛指非洲东北部地区)执行欧盟维和行动的人员轮换工作已中断,原因是,准备出发的轮班部队中筛查出了至少一名患者。
德国国防部承认,约250名军人感染了新冠肺炎,十余人需要住院。值得注意的是,患病的士兵中有几名是派到立陶宛执行北约组织框架下的任务的。当地的军事演习已暂停,但北约的“主要目标”没有改变——对俄罗斯进行“持续的战略威慑”。远在亚洲腹地的欧洲军人也无法置身事外。德国国防部规定,结束在阿富汗部署的德国军人必须接受为期14天的自我隔离。此前,已有部署在喀布尔的4名意大利士兵回国后检测结果呈阳性。
虽然欧洲国家军方的疫情总体而言不如美国严重,但是疫情在本土的蔓延却迫使各方不得不对军事部署作出关键调整。据报道,自3月下旬以来,已有多个欧洲国家决定暂时从伊拉克撤军,并暂停打击任务和训练活动。
太平洋上唯一恢复了日常战备水平的军队
日本防卫省4月11日发布消息称,当地时间4月10日19时,日本海上自卫队巡逻机发现:中国海军航母“辽宁”舰、054A型导弹护卫舰“枣庄”舰、“日照”舰、901型远洋综合补给舰“呼伦湖”舰以及052D型导弹驱逐舰“西宁”舰、“贵阳”舰等6舰船穿越宫古海峡,驶入太平洋。“辽宁”舰穿越宫古海峡,也对此前大洋彼岸污蔑解放军的抗疫工作,叫嚣“解放军不可能感染率为0”的谣言作了最好的回应。
从公开的情报来看,“辽宁”舰从4月6日起出港进行例行训练,在通过宫古海峡前已经进行了长达5天的航行和演练。而本次“辽宁”号出航,我军队出动了两个驱逐支队的护航力量,一个舰载机团,以及更多的辅助支援力量,反映出北部战区海军的整体战备状况未受疫情影响。
在“罗斯福”号于月初返回关岛后,“辽宁”舰目前是太平洋上唯一一艘处于部署状态的航母,谁也没有想到,中美海军在太平洋上作战力量的第一次“逆转”竟然是以这样的形式实现的。
中国海军突破第一岛链,中国空军也进行了战备巡航。4月10日,我军混合机群再次“绕台”,向台军展示了我空军“随时能打仗”的战备能力,震慑了对岸“当局”任何“以疫谋独”进而军事冒险的妄想。本次绕台的部队,依旧是我军重点方向东部战区的轰炸机师、航空兵旅和特种机团。这几个单位从2月份起多次进行例行“绕台”巡航。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参与“绕台”巡航的东部战区连云港某部曾在2月份直接的空中对抗中,用国产歼-11B战机压制了台军F-16战机。空军是台军以武拒统的本钱,台军一直相信自己拥有空中优势,认为自己的美制装备比我们自己制造的装备要出色,然而,2月份绕台对抗的结果震惊了整个台军高层,也促使台军在3月24日紧急动员,举行名为“联翔操演”的“联合防空作战训练”。
本次辽宁舰出航、空军绕台等军事行动,无疑向周边军事力量发出了一个明确的军事讯号:解放军目前是太平洋上唯一一支恢复了日常战备水平的军队。
3月2日,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局长陈景元介绍了我军的一些经验做法。自1月份湖北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在中央军委部署下,各个单位重视防疫抗疫工作,防范于未然。我军绝大部分单位对于出差、转隶、放假士兵有着严格的管理:外出归队士兵会被单独隔离14天;各军军医处对于病号,尤其是发热士兵及其接触者进行隔离和检测;对外部人员车辆进入先测体温,然后洗消才能放入。在日常训练中,营区里必须戴口罩、各连排错时就餐,各单位注意卫生条件和及时消毒,同时及时向上级汇报防疫工作情况。
当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表示,军队一直以来就承担着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等多样化使命任务。疫情防控期间,全军部队坚持抗疫不误战斗力,防控不松战备弦,扎实抓好以备战打仗为中心的各项工作落实,始终保持了正规训练生活秩序和良好战备状态,真正做到疫情防控和练兵备战“两手抓、两不误”。
观察人士表示,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更多国家和地区传播,尽管各国都会根据本国情况特点、能力优势组织疫情防控,但在极短时间内火速驰援,整建制接管医院,抢救更多危重病人的同时,确保自身零感染,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恐怕只有中国军队。中国军人体现出的听从指挥、热爱人民、作风过硬、能打胜仗的精神品质和能力素养是其他任何国家军人都无法比拟的。
(参考资料:张俊,《疫情下的欧洲军队》;阿什利·汤申德,《疫情令美在印太军力不堪重负》;王世纯,《浩瀚的太平洋 谁有航母?》;《美媒揭美军深陷新冠危机缘由》;《欧美军队确诊出现攀升,多国海军面临严峻防疫形势》;王若愚,《外国军队为何成了疫情沦陷区?》;郭媛丹,《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军战力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