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在线看

原创  摩天大楼的“挣扎”:高楼崇拜背后的危机

1970-01-01 作者: 查看次数:次
导读

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维和摊款国

联合国维和部队全称是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是根据有关联合国决议建立的一支跨国界的特种部队,成立于1956年苏伊士危机之际。其受联合国大会或安全理事会的委派,活跃于国际上有冲突的地区。

维和部队士兵头戴天蓝色钢盔或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凡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人员,必须被送到设于北欧四国的训练中心接受特种训练,以熟悉维和部队的职能、宗旨、任务和进行特种军事训练。

联合国维和人员主要由军事人员、警察和文职人员构成,其中军事人员占到维和人员总数的近九成,他们往往被称为蓝盔部队,是由各国派出一定数量的军人然后借调给联合国。

联合国维和行动所需经费由所有成员国共同承担。联合国大会根据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维护国际和平安全负有的特殊责任,于2001年通过《关于联合国维和行动经费分摊比例》235号决议,按年度收取维和摊款。

目前,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最多的国家,是向联合国缴纳维和摊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军现有2500余人在7个维和任务区和联合国和平行动部执行任务,涵盖步兵、工兵、警卫、医疗、直升机等分队和参谋军官、军事观察员。

根据2019年至2021年联合国会费与维和摊款分摊比额,中国承担12%的联合国会费和15.2%的维和摊款,是次于美国28%的第二大会费国和维和摊款国。

同时,中国还以间接的方式出资支持维和行动。2016年6月签署设立了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发展基金,下设两个子基金,其中一个子基金是“秘书长和平与安全基金”。2017年,该基金全额资助了联合国秘书长任命的专家小组对和平行动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审查;2018年,中国政府资助了第二届联合国警长峰会。中国还出资1亿美元无偿军事援助,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建设。我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是与我国大国地位相称的国际责任的要求,体现了我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相反,美国一直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经费最重要的来源国,但作为如今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却鲜少派遣军队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要知道上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在海地、波斯尼亚、索马里等地的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促使美国决定减少联合国维和行动参与力度的转折点是1993年10月的黑鹰坠落事件,在当年索马里的维和行动中,18名美国士兵被袭击致死。如今,美国已不再派遣普通士兵参与维和行动,只派遣不到100名军人以教练员和军事顾问身份提供专业的战术支持。

有评论认为,富裕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不太愿意派兵参加维和,主要有几个因素:首先,没有直接有效的物质激励措施来吸引他们派遣维和人员;其次,西方国家对那些与他们民众利益和生命没有太大关系的维和行动不太关注;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军队交给水准较低的联合国来调度指挥。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上世纪90年代多次维和行动失败造成美、英、法等国维和人员伤亡惨重。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曲折历程

其实,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前后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之前,美苏等超级大国对联合国具有完全的控制权,维和区域基本上部署在对他们有重要战略价值的地区。这一期间,中国将联合国部署的10次维和行动都看作是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并且对这些“警察部队”持强烈的反对和批评态度。

例如,1965年《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 “联合国在保障和平方面,从来没有起过什么积极的作用……事实上,战后以来,像朝鲜停战、恢复印度支那和平、和平解决老挝问题等重大国际问题,都是在联合国之外,通过各国人民的坚决斗争,而达成协议的。这充分说明,不是依靠联合国,而是摆脱联合国的干预,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

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之后的10年,我国政府并没有完全转变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态度。由于初涉多边舞台,且对维和机制缺乏足够的了解和信任,中国政府采取了冷静观察的态度,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1年底。期间,联合国共进行了3次维和行动,且主要部署在中东地区。中国政府既没有参加安理会对上述维和决议的投票,同时声明对维和行动不承担任何财政义务。当时,周恩来总理有个观点很有代表性,他说:“中国有句老话‘临事而惧’。我们对联合国还不那么熟悉,所以一定要谨慎。”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与外部世界接触的增多,在逐渐了解维和事务的基础上,中国政府于1981年表示,“今后凡是严格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建立的、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有利于维护有关国家主权和独立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中国都将本着积极支持的立场,予以认真研究和对待。”

1988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会以雷鸣般的掌声,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该委员会。从此,中国开始参加联合国对维和行动的审议工作。

1990年4月,中国军队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遣5名军事观察员,开启了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历程。

1992年则成为中国维和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当年4月,中国向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派出了一支由400名官兵组成的工程兵大队,是中国派出的第一支整建制的“蓝盔”部队。

1997年,中国原则同意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待命安排制度。所谓待命制度就是一个数据库,储存着各国政府在接到通知之后的7天、15天、30天、60天或90天内可以调派到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军事人员、民警、民有资源和专门知识等资料。

1998年5月,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当年8月,中国公安部与外交部联合向国务院上呈《关于建议选派民事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请示》,经过当时中国高层的批示,公安部成立了中国维和民事警察事务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公安部国际合作局维和处。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或是促使中国在1990年代末决心参与维和行动的最大推进剂。有国际关系专家分析,北京对美国权力上升的忧虑,迫使中国开始设想如何确保其对于国际干涉行为的影响力,最终改变了较为消极的做法与原则,而转为积极与主动的立场,当然也包括了维和参与行为的扩大。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蓝盔

进入新时代,中国蓝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加大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支持力度,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宣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001年,中国国防部正式成立维和行动办公室,负责统一协调和管理中国军队与武装警察参与维和行动的工作,其中包括选才、监督维和行动的部署、与中国内部或外部相关单位沟通等。

维和警察的选拔在百余万民警中展开,参加人员要在单位内部经历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严格遴选。维和分队组成后,统一安排在基地进行人权、人道主义援助、通讯与谈判、解除武装与重返社会等16项标准训练模块的业务培训,最后还须经联合国官员的甄选面试方可接受派遣。

2000年1月12日,中国派遣了民事警察参与联合国东帝汶行政当局的维和任务,这是中国首次派遣民事警察参与维和行动。中国希望借此与东盟国家达成维和行动上的合作关系。当月,中国又派遣了民事警察参与联合国波斯尼亚特派团。中国维和警察自此走上国际舞台。

在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30余年中,中国一直支持联合国维和的改革和创新。2016年6月,中国率先成立了全球首支成建制常备维和警队。建立这支队伍的初衷,是为全面落实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9月在联合国维和峰会上宣布“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的承诺支持联合国打造维和行动的快速部署能力。

目前,中国维和待命部队成为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中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装备最精良的力量。

2015年以来,除向联合国提供人员、资金、装备等有形支持外,中国军队还广泛参与联合国维和专题审议和政策制定。以副主席国身份组织编修《联合国维和工兵分队手册》、《联合国维和军事情报手册》,参加联合国维和步兵、警卫、航空等多部指导手册编写修订;利用参加联合国维和相关会议和邀请联合国维和代表团访问等时机,就联合国维和行动改革、提高维和行动效能、保障维和人员安全等建言献策,为维和行动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中国蓝盔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始终遵循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充分尊重东道国主权,坚持以对话协商方式解决争端,向世界展现的是和平之师、正义之师、文明之师的光辉形象,必定打破“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

 向全世界诠释中国军魂

从最初的军事观察员,发展到工兵分队、医疗分队、运输分队、直升机分队、警卫分队、步兵营等成建制部队以及参谋军官、军事观察员、合同制军官等维和军事专业人员,中国蓝盔的足迹遍布柬埔寨、刚果(金)、苏丹、黎巴嫩、南苏丹、马里、中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有16名中国官兵因此献出了宝贵生命(注:据2020年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白皮书数据)。

在南苏丹,中国蓝盔驻守的难民营外,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的激战不断,重机枪、迫击炮、火箭筒、装甲车、坦克、武装直升机等重火力一起上阵。“我们刚一抬头,便看到炮弹在6号哨位旁边的土坡爆炸,激起非常高的烟尘。很多子弹往难民营这边打,我们前方两三米处的石头被打得到处乱飞。”班长李东回忆说。但中国蓝盔们坚守了数十个小时的防线岿然不动。

在利比里亚,中国维和医疗分队真切地感受到疫病的威胁,那里有埃博拉、疟疾、黄热病、登革热、拉沙热等20多种热带传染病。其中,埃博拉可导致内出血和多重器官衰竭,致死率达50%至90%。“很多患者都有高热症状,而埃博拉的典型症状就是高热。我们的二级医院条件有限,无法检测患者是否感染埃博拉病毒。所以每次接诊病人,就如同在刀尖上行走,时刻面临着‘非洲死神’的威胁。”医疗助理员杨涛说。

在黎巴嫩,中国蓝盔扫雷连战士每天跪在地上作业10多个小时,用小铲和毛刷像考古般在地上搜排。这片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之间的临时边界线“蓝线”地区埋有数以十万计的各种地雷,被视作“死亡地带”。最终,经过近4个月艰苦作业,中国蓝盔成功开辟出一条长200多米、宽3米的安全通道。

在马里,中国蓝盔所在的昂松戈营区是马里稳定团东战区最危险的任务区。1年多时间内发生33起暴恐袭击,造成29人死亡。“我们始终感到战争就在身边,不敢有半点懈怠。”中国工兵分遣队作战副分队长尹永一说。就在这种恶劣的安全条件下,分遣队复位并重建板房超额完成任务55.6%,加固板房超额完成任务18.3%,拆解、整理彻底损坏板房超额完成任务33.3%。

在刚果(金),中国维和医疗队妇产科医生赵玲和翻译惠盼得知布卡武市郊一个村庄30多名妇女被暴徒凌辱后,冒着危险,深入山区实施救援行动。调查工作结束时,一名叫赛莉夫的受害妇女专门找到赵玲医生,她怀孕7个月了,被暴徒侮辱,1岁多的儿子也被打死,本来已经对生活绝望,通过治疗得知肚子里的孩子还活着,让她又看到了希望。“非常感谢中国军人给我的帮助。孩子出生后,我一定会告诉他,他还有个‘中国妈妈’。”

这些中国蓝盔在海外面对着恶劣的生存条件以及疾病、暴乱、战火等所有身在和平年代的同龄人无法想象的困难。而更多年轻的中国蓝盔迎向艰险,且行且歌,他们用勇敢、爱心和坚守,付出汗水、鲜血甚至生命,向全世界诠释着新时代的中国军魂。

一名维和战士在出国前的志愿书上曾这样写道:“只要能为世界和平作出一点中国军人的贡献,就是再苦再累,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正是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造就了一支打不垮、拖不烂的维和力量,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以履行大国担当、维护世界和平、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初心和使命,中国蓝盔在战乱地区监督停火、稳定局势、保护平民、安全护卫、支援保障、播撒希望,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赏。

肯尼亚军官鲁根多说:“危难时,中国军队不仅带来安全,更带来温暖。”黎巴嫩辛尼亚村村长卡萨姆感慨道:“像中国维和部队这样真诚帮助我们的不多。东方朋友对我们的帮助是全方位的,是不夹杂任何私心的,中国维和军人是和平使者的典范。”一位联合国官员评价说:“在中国维和军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优点:善良和智慧。感谢中国让世界更美好!”

(参考资料:龚灿,《维和行动: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张晓东,《关于中国维和的十个细节》;钟坚,《中国海外维和布局变迁》;李念,《中国维和30年,联合国维和事业中流砥柱》;夏风,《中国蓝盔向世界诠释中国军魂》;赵磊,《维和舞台上: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维和三十年:中国军队为世界和平出征》等。)


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