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在线看

原创  台湾副手政治学

1970-01-01 作者: 查看次数:次
导读

出身名门望族,家族中多人从政

江启臣,祖籍福建诏安,1972年3月2日出生于台中市丰原区的名门望族,其家族中,多人从政,且跨越蓝绿。

江启臣的叔公江秋桂曾在丰原农会任职理事长,岳父刘盛良曾任国民党“立委”,堂叔江春男笔名司马文武,曾是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陈水扁就职演说稿的操刀人,被称为民进党的“文胆”。

对江启臣影响颇深的祖父江水源,曾任丰原市东阳里里长,在任时间长达42年,被当地人尊称为“水源伯”。据悉,江水源早年为争取地方建设,拜访议员、首长,都拿自家种的橘子做公关。

江启臣幼时就在橘子园里长大,时至今日,他依然时常想起“我的阿公牵我的手在山上采柑橘,想起晚上紧紧抱着载我的爸爸骑车去巡水田”。他还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当初正是受到阿公服务乡里的感召,抱着延续基层服务的精神回乡服务,才走上了从政的道路。

1994年,江启臣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外交专业,之后在金门两栖侦察营服兵役。役满后,作为国民党积极栽培的青年才俊,江启臣持中山奖学金赴美留学,先后获得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暨国际事务学院国际事务硕士、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国际关系博士学位。

2000年江启臣返台,进入国民党智库台湾经济研究院工作,来年转任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副教授。2005年江启臣又兼任台湾经济研究院国际事务处代处长,成为该院最年轻的处长。

2010年马英九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时期,江启臣被召入台湾行政机构新闻局,担任新闻局局长,自此踏入政坛。据他后来回忆,当时的台湾行政机构负责人吴敦义来电,限时征询江启臣出任新闻局局长的意愿。电话来得很突然,但考虑到可以为台湾服务,江启臣就答应了下来,实现了一次“平顺的人生转折”。

在履新“新闻局局长”致辞时,学者出身的江启臣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稿子照念,一度引发因为家世背景才年纪轻轻就担当重任的非议。但接下来,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江启臣没有辜负当年前辈的厚望。

2012年,他参选老家丰原所在的台中市第八选区“立法委员”,一举胜选,并在2016年和2020年连任,2020年更成为党内得票率最高的“立委”。江启臣两次连任时,国民党整体处于颓势,在113个“立委”席位中,国民党分别仅拿下35席和38席。

不过,几次“立委”选举磨炼下来,江启臣积攒了丰富的选战经验。虽然江启臣看上去是一副斯文有礼的精英气质,常戴一副细边眼镜、头发一丝不乱,但他也有接地气的一面,在为丰原、东势等山城农业选区争取农业补助时,很会和农民拉近感情。在选举期间,为了让选民没有距离感,他也会脱掉西装衬衫和领带,换上牛仔裤和球鞋。

 此外,江启臣的家世背景,也让他从一开始就具有比较高的政治站位。

新生代的革新:中国国民党“将启程”? 

这次补选结束了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败选后“群龙无首”的局面。按照国民党相关规定,江启臣将接续前任主席吴敦义辞职后的剩余任期,任期为3月7日到明年8月20日止,大约一年五个月。

虽然中国国民党高层的权力空白因补选将得以填补,但对新一代国民党领导人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能否维持国民党的凝聚力,阻止败选势头向地方蔓延,摆脱短视政治困扰,不仅将决定江启臣的党主席生涯,也将决定国民党未来的政治空间。

此次补选,国民党党员有投票权的党员总数在34.6万人,投票率为35.8%,创下了党主席选举的最低投票纪录。江启臣虽然高票胜出,但也只获得83860票。与之对比,在2017年党主席选举时,同样是“在野”,国民党有投票权的党员总数为47.6万人,投票率超过50%,吴敦义获得超过14万张选票,超过此次补选江启臣和郝龙斌的得票总数两万多票。可以发现,三年下来,无论是国民党党员总数、投票率还是党主席的代表性,都有大幅度下滑。

这表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在国民党内部造成的裂痕极其深刻。选举期间“韩粉”、“郭粉”、地方党部与中央党部、中央党部与国民党“立委”之间的种种矛盾内斗,不仅削弱了国民党的凝聚力,也导致了选后失败情绪的普遍蔓延。能否整合蓝营力量,组建更有代表性的中央党部,让国民党跳出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历史怪圈”,将是江启臣面临的第一个考验。

江启臣的当选,被一些台湾媒体解读为“世代交替求自救”。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也表示,补选产生新主席是展现国民党团结的新契机,这有世代交替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是拿出改革方案。

此前对于国民党的败选,江启臣3月1日在个人社交网站作出了自己的反思。国民党满手好牌却被“打到满地找牙”,在他看来,有一半是国民党本身的问题,很多年轻人的选票、中间选民的选票,离开了国民党。他曾多次指出,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国民党改革。

在江启臣胜选后,国民党台北市议员李柏毅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所有的国民党支持者,对于世代交替的想法非常强烈。虽然江启臣委员当选了,但是没有时间高兴,改革是刻不容缓的。”

在竞选时,江启臣提出了“KMT Redesign”(国民党重设计)的改革目标。但具体要如何操作,江启臣尚未给出明确的论述。1月22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成立改革委员会的决定。江启臣说,成立改革委员会的原因,就是要面向“组织改造、两岸论述、青年参与、财务改革”等议题进行讨论,并请大家少安毋躁,给他启动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去听到各种不同的想法与意见。

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相平说,江启臣出身于地方派系,虽然当选了国民党的党主席,但是目前看他仍然从地方派系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没有站在国民党党主席的高度来看待全局。刘相平表示,要当好党主席,江启臣需要更多学习、请教和提升自己,对于国民党的定位及将来的使命,应该有更高层次的把握,同时要有一个执行力强的团队进行落实。

“贺电”风波背后的危机

与往届主席选举不同的是,这一次,江启臣没有收到来自中共中央的贺电。这是15年未有之局面!

自2005年国共两党恢复党际交流,每一次国民党主席选举,中共中央总书记都会发来贺电,国民党主席也会很快复电。虽说电文的内容大同小异,但热情友好的气氛是必须维持的,是不可或缺的。这一次,贺电没来,这将是江启臣面临的最大危机,也是国民党的危机。

2016年3月26日,洪秀柱当选国民党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去贺电。在贺电中,习近平总书记有这样的表述:“值此您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之际,谨致祝贺。”2017年5月20日,吴敦义当选国民党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去贺电。在贺电中,习近平总书记有这样的表述:“值此你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之际,谨致祝贺。”从“您”到“你”,一字之差,冷暖有别。等到今年江启臣当选,贺电没有了。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是这么表示的:“我们注意到中国国民党主席补选结果。”这样的语气,不但淡淡的,似乎还有点冷。然后,朱凤莲对江启臣提出了希望:“希望中国国民党在江启臣主席带领下,珍惜和维护两党既有政治基础,发挥两岸沟通桥梁纽带作用,为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和同胞利益福祉而努力。”

新华社则毫不客气。3月8日,新华社发表时评《写给重新出发的中国国民党》。时评指出,“国民党若把败选归咎于坚持‘九二共识’,将是完全脱离事实的误判,也是对台湾民意的误读。”“一个有抱负的政党应有自身的价值坚守,以为丢掉‘九二共识’就能与民进党‘抢票’,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的政治幻觉。”与国台办相比,新华社的时评等于是敲打国民党,不点名地敲打江启臣。

江启臣在此次主席选举前,有两个重要的表态:一个是他认为“九二共识”“有点旧了”,一个是他认为国民党不够亲美,待他上任后要加强。这样的表态,至少让大陆的网友大为光火,网络上增添了很多对国民党失望、希望干脆武统的声量。

江启臣显然知道两岸关系是极为敏感的话题,所以当选之后一直以模糊的语言回避,只字不提“九二共识”,并表态国民党的内部改造是头等大事,其他的稍后再说。

江启臣的“拖”字诀并非明智的选择。虽然他的任期只有短短的437天,但是,他无法回避两岸问题,无法回避“九二共识”。换句话说,作为国民党主席,江启臣的成败系于“九二共识”。

江启臣能给国民党带来什么

当前国民党处境艰困,不仅在2020年台湾地区选举中痛失好局,遭受绿、白阵营的双重夹击,且自身问题众多,被批“失魂落魄、方向不明,歧路徘徊”,甚至被质疑进入“亡党”倒计时。江启臣作为党内少壮派,势必会带给国民党一股新风气。那么,江启臣应该给国民党带来何种改变呢?

从长远来看,新一代国民党领导人面临的最大考验是能否摆脱短视政治。此次补选,无论是江启臣还是郝龙斌,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了政治功利主义的一面。虽然在选举政治压力下,国民党有转型需求,但应该认识到,无论如何转型,维护两岸和平交往环境、认同“九二共识”、真实反对“台独”,才是国民党的核心价值所在。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国共两党的共同政治基础。目前“台当局”不仅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且以疫谋“独”、倚美谋“独”,其倒行逆施在严重损害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损害了两岸民众的共同福祉和根本利益。这再一次辩证地证明了“九二共识”在两岸关系中的“奠基石”作用。

2020年寻求政党轮替失败后,国民党内人心不稳,甚至有部分不轨人士提出“去九二共识化”,将败选缘由盲目诉诸于国民党的两岸路线论述。

国民党一方面应将“九二共识”向台湾民众讲清楚、讲透彻,扭转其在台长期被污名化的窘境;另一方面也需不断完善和丰富“九二共识”相关理论,有力推进中华民族统一进程。这不仅是江启臣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百年国民党的重要历史使命。

过去岛内的政治版图一直是蓝远远大于绿,但是经过民进党这些年的政治操弄尤其是对台湾年轻一代人的洗脑教育,岛内的政治版图已经在悄然间变成绿大于蓝了。这一变化,已经被2016和2020年两次选举结果所证实。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国民党将不得不在逆境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当前国民党亟须了解年轻世代对社会重大议题的看法和立场,并选择他们熟悉的对话及沟通方式,在一定基础上达成有效的共同价值论述。从短期来看,这能为国民党注入大量新鲜血液,带来大量青年票。而从长远来看,这也是国民党扭转现有台湾青年世代认同观,恪守政党原则的必由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岛内统“独”力量此消彼长,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台湾新生代力量的崛起所致。这一世代长期接受错误的“去中国化”教育,在两岸关系理念上有所偏差。国民党与青年世代展开积极对话,断不可以民粹为导向,逐渐“民进党化”,而应积极引导沟通,重获青年信任,在取得社会改革主导权的同时,营造积极良好的两岸氛围。

(参考资料:王义伟,《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国民党主席江启臣是真心实意吗?》;李静,《江启臣:新生代的革新》;董智森,《江启臣:中国国民党“将启程”?》;徐立凡,《江启臣当选国民党主席,考验才刚刚开始》;梁青,《江启臣应该给国民党带来什么?》;王义伟,《任期437天,江启臣成败系于“九二共识”》。)

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