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在线看

原创  疫情全球蔓延,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

1970-01-01 作者: 查看次数:次
导读

患难见真情:中国对外援助的形式与原则

就在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出现胜利曙光之时,疫情在多国暴发蔓延。据世界卫生组织4月12日数据,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168万例。

目前,欧洲仍然是全球疫情大流行的中心,美国成为新的“震中”,亚洲国家疫情不容乐观,非洲出现蔓延的风险。在全球战疫最胶着的时刻,一批批中国医疗专家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不顾危险向当前全球疫情的“震中”挺进,成为全球抗疫图景中的“最美逆行者”。

友谊至深,莫过于雪中送炭。在中国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17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4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向中国表示慰问和支持,60多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向中国捐赠抗疫物资。无论是日韩的“风月同天”、巴基斯坦的倾国之援,还是缅甸的大米、斯里兰卡的红茶、蒙古国的3万只羊……中国人民都不会忘记。而今,当世界多国民众陷于疫情漩涡时,中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尽己所能,携手抗疫。

一段时间以来,从政府到民间,中国向日本、韩国、菲律宾、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埃及等多国捐助抗疫物资,一批批口罩、防护服、呼吸机带着友谊和信心跨越山海,奔向目的地……中外守望相助,结成全球抗疫拼图上手拉手的力量链条。

目前,中国正在制订第五批援助实施方案。从援助对象看,既包括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也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和防疫能力较为薄弱的国家,还包括欧盟、非盟等国际组织。从地域分布看,包括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南太平洋国家。

据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透露,中国已第一时间向全球分享病毒全基因序列信息;与全球180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向世卫组织提供2000万美元捐款;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举行专家视频会议;向12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呼吸机等物资援助,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柬埔寨、巴基斯坦、委内瑞拉、老挝等国派遣7批医疗专家组,此外还指导长期派驻在56个国家的医疗队……

在提到如何确定援助对象、物资品种和数量时,邓波清表示,主要还是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当地疫情的严重程度,当地医疗卫生条件;二是有关国家向中方提出的具体的援助要求和需要;三是中国政府自身所具备的能力,我们在充分保障国内抗疫工作需要的前提下,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妥善制订援助工作方案。具体援助方案,包括物资的品种、数量,双方的职责、任务分工,由两国政府协商确定。

中国援外七十载:收获国际社会赞誉

中国医疗援外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歇。事实上,中国援外已有长达70年的历史。中国不是旁观者,也不完全是受益者,中国也是国际援助的创建者。

 1919年,孙中山先生致函美国商务部长,同时附上他写的中国国际发展纲要。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的发展需要外资,但是如果获得不了外资,至少可以向中国派出专家和发明者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孙中山先生不仅是在中国系统提出引进外资、专家和技术发展中国工业化的第一人,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国际援助概念的创始者。

1943年,美国和英国为布莱顿森林会议准备了文件,这是为即将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做准备。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努力下,为欠发达国家提高发展援助的条款最终写入了世界银行的文件中。由此,中国对于国际发展援助的历史性贡献,不容置疑和抹杀。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援助,肇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即使在1959年至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也有大批中国粮食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友好国家,比如越南、阿尔巴尼亚。

1962年7月,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长期的反法武装斗争赢得独立,但由于外籍医务人员的撤出,阿尔及利亚面临缺医少药的困难境地。随即,阿尔及利亚向世界发出紧急医疗援助的呼吁。1963年1月,中国第一个对外宣布派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从此开创了中国对外卫生援助的历史。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派遣援外医疗队数量逐渐增加。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先后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71个国家和地区派遣过援外医疗队,累计派出2.6万人次,诊治患者约2.8亿人次。目前,中国向49个国家派有医疗队,其中42个国家在非洲,1171名医疗队员分布在113个医疗点上。全国有27个省(区、市)承担着派遣援外医疗队的任务。

2004年印尼海啸导致印尼12.5万多人丧生,40多万人无家可归。中国政府第一时间通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援助物资总金额213万美元,包括26种医疗设备和仪器。此外,中国还及时给该国提供禽流感防控资金和抗疟药品,对印尼防控禽流感提供技术培训。

2010年海地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立即向海地紧急提供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救灾援助物资,其中包括帐篷和饮用水及食品。

2014年,非洲埃博拉风暴席卷非洲多地,肆虐的病毒导致上万人失去生命。为了帮助非洲国家早日渡过难关,中国政府先后5次启动快速高效的紧急援助,派遣近1200名医务人员和公共卫生专家支持疫情防控,援建了塞拉利昂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和利比里亚埃博拉诊疗中心……来自中国各地和军队的医疗队员同受援国人民并肩奋战,帮助疫区国家控制了疫情,最终成功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目标。

可以说,中国援外医疗队的义举在当代国际关系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援外医疗队与死神争分夺秒,凭借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赢得了受援国民众的敬爱,也收获了国际社会的赞誉。

过去,你倾力相助;现在,我知恩图报

新冠疫情来袭后,不少国家在病毒的“围剿”下叫苦不迭。

作为东欧“小国”,塞尔维亚也曾在疫情面前手忙脚乱,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除了要安排防疫,还要“央求”各个邻居伸出援手。但不幸的是,当时整个欧洲都乱成了一锅粥。重压之下,武契奇只好宣布“封禁”措施:所有大学、中小学、幼儿园停课;关闭边境、关闭体育馆、健身房等聚集性场所,并命令军队接管医院、警察监督隔离。

在此期间,武契奇在发布会上发表了让人眼眶湿润的“求助信息”:“欧洲团结是‘不存在’的,困难来临之时,唯一会向塞尔维亚伸出援助之手的只有中国。我们请求中国提供一切帮助。”为了不让中国难做,他主动表态要“购买”中国物资。

对此,中国迅速担起了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在中国驻塞尔维亚使馆和塞尔维亚政府的协调配合下,由中方捐赠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抵达欧洲,并于3月16日晚搭乘塞尔维亚政府专机运抵贝尔格莱德。这也是塞尔维亚收到的第一批来自国外的疫情防控物资援助。

除了物资,中国支援塞尔维亚的医疗团队也在同一时间抵达,队员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以及广东几所医院的多位医生。

从到塞尔维亚的第一天起,医疗团队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得很紧凑。除了与塞方各政府部门见面,队员们还走访了多个医疗机构,摸排当地防疫基本情况,对医务人员培训等。行程结束后,队员们还要花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开当天总结会,分析问题,商量解决的方法。等到要睡觉时,已是凌晨一两点。

其实,中国之所以对塞尔维亚鼎力相助,既是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观,也是因为两国有着钢铁一般的友谊。

我们是曾一起“挨过打”的兄弟。1999年,在未经联合国批准的情况下,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发动了大规模空袭,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没能幸免,被五枚导弹炸成废墟。三名中国记者倒在血泊中,当场罹难,还有20人不同程度受伤……消息传来,国内群情激愤。然而,面对中国人民的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竟用“误炸”这样拙劣的谎言来掩盖自己的罪行。

后来,尽管南斯拉夫联盟早已不复存在,但解体留下的塞尔维亚始终记得中国人民的付出。塞尔维亚被称为欧洲最亲中的国家,是第一个对中国公民免签的欧洲国家,也是中东欧地区第一个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还是参与一带一路合作最积极的国家之一……

当中国因领土问题备受关注时,塞尔维亚总是挺身而出,坚决维护一个中国政策,立场鲜明地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

当中国暴发疫情时,有些国家开始忙着污名化中国,但塞尔维亚坚定地站在中国身后。总统武契奇表示:“我们想告诉中国人民,我们与你们同在。作为一个小国家,我们能做的,就是随时做好准备,提供帮助。“

同塞尔维亚一样,与中国同样有着深厚渊源的国家还有意大利。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时,意大利是整个欧洲第一个站出来帮助中国的国家。他们第一时间派了14名急救专家驻扎重灾区,向中方提供了100万欧元现金及价值150万欧元物资援助。价值约300万美元的设备,包括19辆“依维柯”救护车、全套ICU病房装备(监护仪、呼吸机、血液透析机等……)甚至还留下两位医生,临床工作了大半年,传授经验和进行指导。

两架带着意大利国旗的专机当天就飞旋在汶川上空,一架专机中塞满野战帐篷,240顶被搭建成临时学校、临时医院;一架搭载了5000条毛毯,3.4吨的医疗器械和3.76吨高能饼干,成为许多村庄的急救用品。

一名地震幸存者回忆:一位名叫朱力亚诺的意大利骨科医生给她诊治的时候,恰好遇上余震,为避免她再次受伤,那位医生直接用身体挡在了她的身体上方……就是这样,在余震不断的危险中,意大利急救专家帮助900多名伤员转危为安,那时当地人们亲切地称呼帐篷里的老外医生为“现代白求恩”。

不仅汶川地震的救援,意大利和四川医疗卫生方面的交往历史也比较长,目前四川最大的急救中心是1988年意大利无偿捐助成立的。当时的意大利总理还专程赶来重庆(后1997年改为直辖市),参加重庆急救中心成立典礼的剪彩仪式。30多年来,急救中心一直发挥着救死扶伤的作用,为四川的医疗服务提供着很大的支撑作用。

这一幕幕我们全都记在心里,从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遗忘,如今,你们有难,该轮到我们出手救援了。

中国援助意大利的物资外包装上用中意双语写着意大利歌剧《图兰朵》中最著名的一句词:“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小米意大利部门给意大利捐口罩的时候,在箱子上引用了古罗马思想家塞涅卡的名言:“我们是来自同一片海洋的波浪,来自同一棵树的叶子,来自同一个花园的花朵。”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四川省的医疗专家们得知国家有意支援意大利时都纷纷主动请缨。他们派出的专家团队是来自国内“四大天团”之一的华西医院,且具有治疗重症、危重症患者经验的最强专家,堪称“王炸组合”。

中国的报恩不仅是对意大利,凡是曾经在中国落难时伸出过援手的国家和地区,中国都铭记于心,从一省援一市,到一省援一国,中国甘愿做一个逆行者,主动承担起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全球化背景下,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日前,意大利第二大报《共和国报》一组网络图片,触动了广大网友。该报新媒体账号用在武汉英勇抗疫的中国医生的照片,向中国援助意大利抗疫表示感谢与致敬。

“疫情是一时的,友情是长久的”。印尼海啸、海地大地震、非洲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和人民都给予受灾国无私的帮助与支援;非典疫情、汶川大地震、新冠肺炎,世界各国纷纷伸来援助之手。这样的相互支持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传染病是人类共同灾难。在特殊时期,中国人民本着民胞物与的情怀,尽己所能对遭受疫情影响较严重国家施以援手。但没想到,雪中送炭,迎来的却是各种辱骂和质疑。

马云捐赠美国100万只口罩后,一些美国人在网上辱骂和质疑:“如果植入了病毒怎么办?”“我们真的要相信来自中国的东西吗?”“不要相信中国的垃圾。”荷兰、西班牙、比利时等国,也纷纷质疑中国的口罩和测试盒是劣质品。

真是这样吗?并不是。事实上,中方企业在发货之前,就已告知此批口罩为非医用口罩,报关手续也注明是“非医用口罩”,假如非要用“医用”标准去检测,口罩当然就显得“劣质”了。

英国《泰晤士报》等欧美媒体竟然诋毁中国是“掠夺性帮助”,说中国援助是“口罩外交”。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还专门发文说:“要警惕中国通过政治修辞和慷慨政治,帮助他国来获取影响力。”

面对质疑,有小部分国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对那些向来对中国不友好甚至故意恶心中国的国家施以援手?中国廉价的善良,换回的却是嘲弄与侮辱。与其如此,不如不帮。

其实不然。援助他国,其实,势在必行。

首先,中国人的文化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钱穆先生说:“直者直道,公平无私。我虽与彼有私怨,我以公平之直道报之,不因怨而加刻,亦不因怨而反有所加厚,是直也。”

如果你关注世界疫情,就会知道,有的国家真的是太惨烈了。比如意大利,死亡率竟然达到了11.7%。尽管有一小撮意大利人辱骂中国,如果你见过意大利的惨状,一定会施以援手。与救人性命比起来,那一小撮骂声又算得了什么?

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华民族要想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敢于承担最大的责任,并承受这个世界最大的偏见。况且,当前全球疫情多点暴发,在全球化的今天,大规模的人流物流每天都在全球各地穿梭。面对疫情,谁都不能置身事外,谁也不能独善其身。万一欧美、印度和非洲控住不住了,万一疫苗不能很快研发出来,那全世界就会死亡惨重,到时候中国也无法避免,因为我们不可能永远封关闭国。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在这场灾难面前,只有团结合作互助,才是唯一的出路。否则谁也没法笑到最后,中国帮助其他国家抗疫,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既是援助,也是自救。”

另外,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彼此之间的关系太紧密了。从高端产业,到中高端产业,再到低端产业,几乎都离不开全球供应链,我们所使用的绝大部分产品都需要横跨多个国家完成生产。比如一台高端笔记本电脑抑或一台智能手机,他们的生产,会被拆解为多道工序,且多道工序分布在不同的工厂里面,而这些工厂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当中。如果其中一些重要的工厂(国家)因疫情停摆或崩溃,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是致命的。

“计利当计天下利”。人类经历过黑死病、西班牙大流感、埃博拉等大范围扩散的传染病,但每一次人类都最终控制住了病毒传播。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景,它是困难时刻领导人之间的坚定支持,是各国民众发自心底的爱心互动,是“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的必胜信念……

毫无疑问,各国只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凝聚起全球战“疫”的强大合力。

(参考资料:《人民日报》《新京报》《瞭望智库》《南方周末》《瞭望东方周刊》《新民周刊》《新华每日电讯》等。)

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