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在线看

原创  南昌起义的历史偶然与必然

1970-01-01 作者: 查看次数:次
导读

为中央苏区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1897年8月24日,陈奇涵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毕业于赣州省立第四中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陈奇涵投笔从戎,考入护国第二军讲武堂学习。此后,他先后参加了反袁斗争和反对军阀陆荣廷、平息广州商团叛乱、保卫孙中山非常大总统的广州政权等战斗。1921年,陈奇涵升任赣军副营长、代理营长。1924年2月,陈奇涵回到广东,担任桂军军官学校区队长。

1925年春,陈奇涵辞去桂军军官学校区队长职务,进入广州黄埔军校,担任学生队上尉队长,后任连长、政治大队长。进入黄埔军校工作,成为陈奇涵人生的转折点。

当时,广州成为南方革命的中心。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陈奇涵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彭湃等著名共产党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后来,经过好友陈赓、许继慎的介绍,陈奇涵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5月,在国民党右派的策划下,国民党中央通过所谓的“整理党务案”,规定跨党的党员,只能从中作出一种选择。陈奇涵当时任黄埔军校少校队长,待遇丰厚,但他毅然辞去黄埔军校...

  • 本文剩余0字,您只有购买过该期杂志才能阅读全文。
  • 在线阅读价格:10点
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