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在线看

原创  摩天大楼的“挣扎”:高楼崇拜背后的危机

1970-01-01 作者: 查看次数:次
导读

G7成员国带头,有史以来最严厉的金融制裁

在俄罗斯承认乌东两“共和国”独立后,美国最早作出反应。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不断升级,白宫陆续宣布了一系列广泛的经济制裁和对俄出口限制。

美国总统拜登2022年2月21日签署一项行政令,禁止美国人在两“共和国”进行“新的投资”;禁止“直接或间接从该地区向美国输入任何商品、服务或技术”;禁止美国向该地区“出口、再出口、销售或供应任何商品、服务或技术”,以及禁止“美国人的任何批准、融资、便利或担保行为”等。

美国还针对俄罗斯的两个大型金融机构——俄罗斯国有开发银行和军事银行实施全面的封锁制裁措施,俄罗斯将无法在美国及欧洲市场进行借贷交易,也无法再筹集资金。美国还对俄罗斯的精英阶层及家属实施制裁。此外,美国表示将与德国合作,不再推进“北溪-2”项目。

2月22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联合声明,称欧盟将正式提出第一轮针对俄罗斯的一揽子制裁措施。制裁对象包括:参与承认两“共和国”的个人,包括俄罗斯国家杜马的351名议员;为俄罗斯在这些领土上军事及其他行动提供资金的银行;针对俄罗斯国家和政府进入欧盟资本、金融市场及服务的能力,限制对升级与侵略性政策的资助;针对从两“共和国”进出欧盟的贸易。

随后,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也表示,英国将对俄罗斯实施“第一拨”经济制裁。内容包括针对五家俄罗斯银行以及三名“特别高净值人士”实施制裁,被制裁者在英国持有的任何资产都将被冻结,相关个人将被禁止前往英国,同时禁止所有英国个人和实体与其进行任何交易。

加拿大政府当地时间2月22日宣布对俄罗斯进行第一轮制裁。禁止加拿大人与两“共和国”进行任何金融交易;禁止加拿大人购买俄罗斯主权债务;对两家俄罗斯国有银行实施制裁;制裁投票支持承认两“共和国”独立的俄罗斯议会议员。

2月23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对俄制裁措施有3项,包括停止向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相关人员签发签证,并冻结其在日资产;禁止日本与乌顿巴斯地区的进出口往来;禁止新发和流通俄罗斯政府的主权债券。

当地时间2月23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表示,澳大利亚将首先对俄罗斯联邦安理会的8个成员实施旅行禁令和有针对性的金融制裁,这些成员包括俄罗斯的高级政府官员和国防部长等。该国还将对包括俄罗斯国家开发银行在内的数家俄罗斯银行实施制裁;对两“共和国”实施经济制裁。

就在俄罗斯于2月24日凌晨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几小时之后,美国联合G7国家推进“毁灭性”的一揽子制裁和其他经济措施,随后欧盟也宣布对俄实施“最大影响”制裁,以追究俄罗斯的责任。

目前已宣布的“毁灭性”一揽子制裁,无外乎三个方面,首先是金融制裁,包括资产冻结、制裁主权债等;其次是贸易制裁,出口管制等;最后是技术制裁,贸易制裁的一种,限制芯片等高科技行业以及航空业。

2月26日,美欧对俄罗斯更是使出制裁“杀手锏”。美国与欧盟委员会、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领导人决定将部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之外,并对俄罗斯央行实施限制措施,以防其部署国际储备削弱制裁措施造成的影响。由于SWIFT的重要地位,因此西方将俄罗斯金融机构孤立出这一体系,也被很多分析人士视为针对俄罗斯的“金融核攻击”。

 被称为“金融核弹”的SWIFT有多厉害

面对种种威胁,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表示,俄罗斯已经对西方的各类制裁“免疫”。西方此次接连宣布制裁真有效果吗?

制裁中最有杀伤力的无疑是将俄罗斯排除在SWIFT之外,是否应该实行这项制裁,在欧盟内部其实存在分歧。SWIFT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银行,而是一个全球金融合作机构。主要职能是在全球银行系统之间传递结算信息,全球半数主要的跨境转账都通过其传递数据。它是世界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齿轮。

SWIFT成立于1973年,全称是“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是国际银行同业间的非营利性的合作组织,负责管理SWIFT系统,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企业提供安全的金融信息传输服务。

SWIFT与CHIPS(全称“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并称为全球两大清算体系,后者由美国为主导。也就是说,全球各国的众多金融机构,国家间的标准又存在差异,国内金融机构与国外金融机构进行交易时,需要一个畅通的渠道,而SWIFT就是目前国际上传递金融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

最新数据显示,SWIFT的报文传送平台、产品和服务对接了全球超过1.1万家银行、证券机构、市场基础设施和企业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一份官方声明中,SWIFT表示,自身为中立的全球合作组织,其成立和运营是为了200个国家的1.1万多家机构的集体利益,并且,SWIFT作为具有系统性全球特征的公用事业公司,也无权制裁决定,也不会因政治压力而单方面将机构与SWIFT系统断开连接。同时,作为一家比利时实体,SWIFT将完全遵守所适用的欧盟和比利时法律法规,包括欧盟制裁法律法规。

据悉,SWIFT分别在2004年、2014年和2021年,先后拒绝过部分机构、利益团体、政客,关于将缅甸、俄罗斯、以色列以及白俄罗斯金融机构踢出SWIFT系统的请求。

但SWIFT也并非能时时刻刻保持中立,也曾经根据多方要求对多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制裁。例如,2012年、2018年,SWIFT就两次切断了受欧盟制裁的伊朗金融机构与SWIFT系统间的联系,不再为受欧盟制裁的伊朗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信息传输服务。伊朗经济、金融活动受到了显著影响,从贸易角度来看,与金融制裁之前的2011年相比,2019年的伊朗-欧盟双边贸易规模下降了85%。

俄罗斯严重依赖SWIFT,因为其通过SWIFT系统以美元计价的石油和天然气跨国交易收入达数十亿美元。数据显示,2021年,SWIFT平均每天记录4200万条消息,俄罗斯占1.5%。这意味着,将俄罗斯从SWIFT中剔除,会立刻切断俄罗斯与大多数国家的金融交易,包括石油和天然气交易。这部分收入占俄罗斯全国总收入的40%以上。因此这也被认为是对俄罗斯最立竿见影的一项经济制裁。而且一旦实行相关制裁,不仅影响俄罗斯经济,对任何一个与俄罗斯银行的SWIFT用户交易频繁的经济体,都将产生重大损失,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和德国,而英国银行利用该系统与俄罗斯的交易很有限。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表示,由于欧洲的大部分能源供应来自于俄罗斯,短期内无法改变这个格局。一旦切断SWIFT,会将俄排除在大多数国际金融交易之外,俄罗斯将无法与多数欧洲国家进行能源结算,欧洲与俄罗斯的能源交易只能去美元化,俄罗斯可以通过和第三国签署单独的双边货币结算业务,绕开SWIFT。因此,如果动了SWIFT,那将是美元霸权瓦解的开始。

其实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面对美国和同盟国启动的金融制裁,俄罗斯就建设了自己的金融信息交换系统,2018年起俄罗斯全面开启“去美元化”,并自建国际支付系统。

早在2014年,俄罗斯就为本国银行和外国银行设计了一套独立于西方金融信息系统之外的SPFS。缺陷是SPFS系统的用户数量远远无法和SWIFT相比。截至2021年11月10日,SPFS系统仅有400个使用者。SPFS系统的使用者主要为俄罗斯的银行,还包括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瑞士等国的23家银行。但有准备总比无准备要好,说明俄罗斯早已预料到最坏局面。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就曾表示,虽然没有SWIFT会带来困难,但并不是一场灾难。

 为何不限制俄罗斯能源出口

虽然欧美自称正在进行“史上最严厉的制裁”,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一直要求对俄罗斯进行能源制裁,而不仅是可以预期的金融制裁。但美国政府表示,目前不打算针对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进行制裁。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达利普·辛格指出,拜登政府不会做任何可能导致全球能源市场“意外中断”的事情,“我们希望尽可能减少对美国和欧洲盟友的影响。”

俄罗斯是世界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和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多年来,俄罗斯利用能源收入已积累了约6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因此一旦对俄实行能源出口限制,对其经济的打击将是直接而致命的。

但与此同时,欧洲的天然气供给高度依赖俄罗斯。通过苏联时代留下来的纵横交错的管道网络,每年冬季,俄罗斯的天然气被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大陆,用于冬季取暖或工业生产。

数据显示,俄罗斯是欧盟的最大天然气供应国,欧洲每年的天然气供应约有三分之一来自俄罗斯。2019年,俄罗斯管道天然气供应量占欧洲总供应量的35%(1790亿立方米),这一数字在2021年下降到31%(1420亿立方米)。此外,来自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LNG)每年还会为欧洲市场增加18亿~20亿立方米的供应量,相当于同期总供应量的4%。

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一半以上的天然气供应来自俄罗斯。作为欧盟最大的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国之一,意大利总理马里奥·德拉吉指出,对俄罗斯的任何制裁都不应该包括能源出口限制。

一旦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被限制,受到直接冲击的是欧洲的天然气市场。欧盟官员还担心,如果实行能源制裁,作为报复,俄罗斯可能会中断其对欧的供气。

但英国牛津能源研究所在最新研究报告《俄国对欧洲天然气供应中断可能对英国产生的潜在影响》中分析,这种中断不太可能,因为这会对俄罗斯国家经济和其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和出口企业——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产生很大负面影响。

数据显示,在2021年1月至11月期间,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和出口税提供了俄罗斯联邦预算收入的36%。Gazprom主要的销售收入来源就是欧洲市场,且Gazprom和欧洲之间的大量合同都是长期合同,这意味着,如果俄罗斯政府采取最激进的措施,即完全切断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其影响将不仅限于短期的销售和税收损失,Gazprom作为可靠供应商的声誉也将毁于一旦,这不是俄罗斯想看到的。因为着眼于未来,欧洲仍是Gazprom和俄罗斯的最大天然气客户。

现实中更可能的情况是,俄罗斯经过乌克兰而流向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有可能在军事冲突中遭到破坏,从而部分地切断了天然气供应。不过至少到目前,经乌克兰到欧洲的天然气过境运输还没有受到影响。

不过由于对俄罗斯在乌克兰军事行动升级前景的不确定性,欧洲乃至全球的天然气价格已经受到影响。毫无疑问,考虑到围绕天然气的不确定性,任何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以及欧美对俄罗斯的最新制裁都会让市场感到不安,并使价格进一步上涨。

国际能源署警告,自4月起,国际市场将日均减少300万桶俄罗斯原油和精炼产品。此外,今日俄罗斯网站援引相关数据报道,截至今年1月12日,欧洲天然气库存已经不到全部储存设施容量的一半,处于10年来最低水平。俄乌冲突以及对俄制裁的加剧,无疑将造成更高能源成本甚至给欧洲带来“断气”风险。

乌克兰局势升级后,英国和荷兰天然气批发价格短期内上涨30%至40%。德国天然气存量已至“稀缺”水平。此外,受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英国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6.2%,涨幅为1992年3月以来最高。德国今年2月通胀率达到5.1%。德国能源价格同比上涨幅度高达22.5%。西班牙因能源价格严重上涨,全国约有13万运输行业中小企业和个体户从14日开始无限期停工,还有很多小型企业面临破产。

俄罗斯是欧盟最大天然气和原油供应国,欧盟进口天然气中约40%、进口原油中约30%来自俄罗斯。由于欧洲多国在能源上严重依赖俄罗斯,因此欧盟各成员国对俄实施能源制裁以及对在能源领域与俄罗斯“脱钩”的问题上意见难统一。

 普京到底怕不怕欧美的制裁?

制裁和战争带来的痛苦已在俄罗斯经济中初步显现,俄罗斯股市狂泻;卢布贬值也难以幸免,跌至历史低点;债市也面临着较大压力,主权债收益率走高。

拜登宣布,作为对俄罗斯入侵的回应,美国正在建立一个“代表全球一半以上经济的联盟”,限制俄罗斯用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做生意的能力,这将立即和长期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严重的代价。

总的来说,制裁将阻止大约1万亿美元的俄罗斯银行资产流入美国及其合作伙伴的金融系统市场。制裁还限制了对俄罗斯的科技出口,挤压了该国的科技产业。

虽然欧美宣布了制裁措施,但措施的最终效果,却没有人可以预料。从以往制裁结果来看,俄罗斯有能力承受相当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外汇储备,俄罗斯金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抗短期风险的影响。此外,尽管制裁日益成为美国外交的大棒,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仍存在争议,尤其是在其日益流行的情况下。美国财政部曾承认,美国的对手和盟友正越来越远离美元,这“可能会削弱制裁的有效性”。

美国前制裁官员Fishman表示,由于我们以往的记录,我不认为我们的制裁威胁是那么可靠。例如,据央视财经报道,俄罗斯在外海拥有高达1万亿美元的所谓Dark Money,也就是不容易被发觉的“暗钱”,这增加了金融制裁的难度。

且不论制裁后续效果如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面对俄罗斯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所谓的“更严厉的制裁措施”或许实际上并不存在。关于普京到底怕不怕欧美的制裁措施,美媒称,普京之所以向前迈进,是因为他认为付出代价是值得的。



(参考资料:霍思伊,《欧美对俄罗斯的“史上最严厉制裁”管用吗?》;王晋,《俄罗斯扛得住“SWIFT禁令”这枚“金融核弹”吗?》;安和,《为什么SWIFT禁令是经济制裁俄罗斯的“核选项”?》;《美欧亮出“杀手锏”将俄踢出SWIFT系统!这枚“金融核弹”威力究竟有多大》;《欧美“史上最严厉制裁”,对俄罗斯的威力究竟有多大?》等。)

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