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滑冰:历史最悠久,开展最广泛的滑冰运动
优雅与飒爽让速度滑冰收获了无数粉丝。
根据荷兰、英国、瑞士等国家文献记载,早期人们将动物骨骼绑到脚上在冰上快速移动,是滑冰运动的早期雏形。
速度滑冰是滑冰运动中历史最为悠久、开展最为广泛的项目。1763年,英国首次举行了距离为15英里的速度滑冰比赛。从1924年法国夏慕尼第1届冬奥会开始,速度滑冰就是冬奥会比赛项目。1960年,第8届冬奥会增设女子速度滑冰项目。
速度滑冰是以冰刀为工具在冰上进行的一种冰上竞速运动。它是指在规定距离内以竞速为目的的滑冰比赛,简称速滑,速度滑冰是冬奥会三大滑冰项目之一,与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并列。速度滑冰比赛分为个人项目、团体追逐和集体出发3类,共设有14个竞赛项目,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竞赛项目最多的运动。
速度滑冰运动员参加个人比赛时,通常身着包括帽子在内的紧身连衣服,以最大限度地减小空气阻力,不佩戴头盔和手套;参加团体追逐和集体出发比赛时,通常佩戴头盔和手套。
速度滑冰比赛是在周长400米的跑道上进行,场地大小与400米田径场相当,比赛道由两条直道和两条180度的弯道连接而成,分内、外两条比赛道和最内侧的练习道,道宽4-5米。内比赛道的内圈半径为26米,外比赛道的内圈半径为30米。
一般来说,每组由2名运动员组成。两条赛道中,内道起跑的运动员,滑行到换道区时应换到外道滑跑,外道运动员要换到内道。换道区,为了避免运动员冲撞,外道选手拥有换道优先权,如选手在换道时发生冲撞,则判内道选手失去比赛资格。
2014年索契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决赛,中国选手张虹以1分14秒02夺得金牌,这是中国冬奥会历史上首枚速滑金牌,创造历史。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所有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都将在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举行,该体育场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用于曲棍球比赛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曲棍球场和用于射箭比赛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位置上。
冰丝带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冷却制冰技术的冬奥会场馆,将生成亚洲最大的冰面,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场馆可以根据不同运动的不同需求和标准制冰。
短道速滑:风驰电掣的冰上追逐
短道速滑是国内观众最熟悉的项目,是国内观众最熟悉的项目,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此前他们在冬奥会历史上获得了无数辉煌成就。
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19世纪80年代,加拿大修建室内冰球场,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经常到室内冰球场练习。后来,在加拿大的一些城市相继出现室内速度滑冰比赛。由于比赛道较短,人们将这种滑冰比赛称为短道速滑。1905年加拿大首次举行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后逐渐在欧美国家广泛开展。
到20世纪70年代,国际滑冰联合会成立了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并于1981年起举办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奥会上,短道速滑比赛被列为表演项目,1992年被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
短道速滑比赛场地面积为30×60米,椭圆形跑道每圈长111.12米,场地大小与2个篮球场相当,直道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28.85米。场地两端弧形弯道处摆放黑色橡胶块作为标志线,也增加了比赛的安全性,运动员不得滑入标志线内。直道区则没有标志线,可以任意滑行。
短道速滑比赛分为个人项目和团体接力2类。短道速滑运动员身着关键部位由防切割材质制成的紧身连体服,并佩戴头盔及防切割手套、护颈、护腿板,以在发生碰撞和摔倒时保护自己。
短道速滑项目在1981年才被引进中国,但发展较为迅速,在1987年第六届全国冬运会上,李金艳超过女子3000米的世界纪录。在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举行的冬奥会上,短道速滑被列为表演项目,李琰勇夺1000米金牌,并打破1000米、1500米世界纪录。2002年,在美国盐湖城举行的第十九届冬奥会上,杨扬勇夺500米、1000米两块金牌,为中国实现了冬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2006年第二十届都灵冬奥会上,王濛夺得500米金牌。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队包揽女子比赛4枚金牌。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武大靖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比赛上为中国队夺得唯一一枚金牌。
从1980年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征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以来,中国共获得13金28银21铜共62枚奖牌,其中短道速滑一个项目就贡献了10枚金牌15枚银牌8枚铜牌。
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将于2月5日至2月16日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基本上是每隔一天产生一至两枚金牌,由于花样滑冰比赛也将在首体同时进行,短道速滑的所有比赛均在晚上进行。
自由式滑雪:精彩绝伦的“空中舞蹈”
自由式滑雪又称“雪上杂技”,是将高山滑雪和杂技相结合,沿斜坡自由滑降,在空中或雪上表演技巧的一项冬季运动。不同小项各具特色,凌空飞跃,闪展腾挪,华丽的技巧和娴熟的滑雪技术浑然一体,极大拓展了人们的想象空间!
自由式滑雪于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美国。1988年,成为“冬奥会”表演项目,1992年成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是以滑雪板和滑雪杖为工具,在专门的滑雪场上,通过完成一系列的规定和自选动作而进行的一种雪上竞技项目。
1989年开始中国逐渐开展自由式滑雪运动。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 韩晓鹏获得中国在自由式滑雪项目上的第1枚金牌。
自由式滑雪项目包括空中技巧、雪上技巧、U形场地技巧、坡面障碍技巧、障碍追逐和大跳台等小项,不同小项各具特色,另外还有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其中,大跳台、空中技巧混合团体为北京冬奥会新增比赛项目。
自由式滑雪会根据运动员表演的艺术效果和竞技水平来决定个人得分。
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比赛将分别在云顶滑雪公园、首钢滑雪大跳台两个赛场进行,共将产生13枚金牌。
本届冬奥会上,大家非常关注的谷爱凌与徐梦桃二位运动员,也主要参加自由式滑雪大项。
冰壶:被喻为冰上的“国际象棋”
冰壶又称掷冰壶、冰上溜石,被大家喻为冰上的“国际象棋”,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它既考验着选手对力量的控制,也考验着运动员的智慧与策略。
冰壶于14世纪起源于苏格兰,第一个冰壶俱乐部于1795年在苏格兰创立,之后在欧美国家开始兴盛。早在1924年首届冬奥会上,冰壶便以表演项目的形式亮相赛场,后来它数次被列为冬奥会表演项目。
1992年7月,国际奥委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会议上通过了将冰壶纳入冬奥会的决议。1993年,国际奥委会会议在洛桑举行。在这次会议上,国际奥委会决定,从1998年第十八届长野冬奥会开始,将冰壶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
至此,冰壶成为目前冬奥会7个大项中最“年轻”的一个。
冰壶对于国内观众并不陌生,冰壶运动在中国起步较晚,中国男子冰壶队和女子冰壶队分别成立于2002年和2003年,但却在短短几年时间取得了质的飞跃。最让人印象深刻就是以王冰玉、柳荫、岳清爽、周妍为代表的中国女子冰壶队,曾在2009年世锦赛决赛中击败实力雄厚的瑞典队,首次捧起世锦赛冠军奖杯。
而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四位姑娘又联手获得一枚宝贵的铜牌,为中国冰壶实现了奥运会上奖牌零的突破。
冰壶展现的是静动之美和取与舍的智慧。近100场比赛,冬奥会场次最多、转播时间最长的项目!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壶比赛将在北京赛区的国家游泳中心进行,共产生3枚金牌,分别是男子冰壶、女子冰壶和混合双人冰壶。比赛双方各人登场,分一垒、二垒、三垒和四垒,顺序交叉投壶,10局比赛,每局中冰壶最接近圆心的一方得分,得分多者获胜。站位、进营、击打、扫冰,在宁静中期待,在呐喊中爆发!
冰球运动:最高速的球类运动
世界上最高速的球类运动是什么?答案是:冰球。冰球,又称“冰上曲棍球”,是运动员穿着特制的冰刀、护具和服装,手持冰球杆在冰场上击球的一种冰上球类集体性竞技运动,是滑冰运动和曲棍球运动的完美结合——快速的冰上追逐,激烈的身体对抗,都是这项运动的魅力所在!在国际体育分类学上属独立的冬季运动项目。
冰球运动的产生晚于足球、曲棍球和速滑等运动项目。据考证,现代冰球运动起源于加拿大。
冰球首次出现在奥运赛场是在1920年的第七届夏季奥运会。后来,该届奥运会冰球比赛被追认为首届世界冰球锦标赛。到了1924年的第一届冬奥会,男子冰球被列为比赛项目。而女子冰球直到1998年长野冬奥会才进入冬奥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球项目将延续男、女共两枚金牌的设置。
每队每场可有队员20名,上场比赛的队员6名,其中包括1名守门员。由于冰球运动员的滑行速度快,同时允许用肩、胸、臂部对控制球的队员进行“合理冲撞”,因而场上争夺激烈,体力消耗很大,所以需要一分钟甚至几十秒就更换一次场上队员。在比赛进行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从运动员席上替换队员和守门员,替换的队员既不必等比赛停止,也不必经过裁判员允许,就可以在比赛进行中随意上下,只要下场的队员脱离冰面和比赛区,替换的队员即可上场。赛时60分钟,分为三局,每局争时赛足20分钟,局间休息15分钟。
把球用冰球杆射入对方球门内为射中一球,得1分。进攻的一方若将球踢入、扔入、用手打入或用冰球杆以外的东西导入球门,则不算射中。
冰球竞赛场馆为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五棵松体育中心可在6小时内实现冰球、篮球两种比赛模式的转换,是国内首个在—块比赛场地同时举办篮球、冰球两种职业体育赛事的场馆。按超低能耗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的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将作为冰球训练馆使用,其特殊设计的多彩外幕墙体系,让场馆得名“冰菱化”。
雪橇:对身体控制力考验极大
雪橇是一种雪地运动器材,起源于瑞士及北欧地区,流行于在欧洲、北美和亚洲。世界第一条无舵雪橇比赛赛道出现在瑞士莫里茨。
1884年英国举行首次雪橇公开赛。冬奥会在1924年设立四人座,1932年设立双人座,仅限男子参加。在1964年第九届冬奥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雪橇也称“无舵雪橇”, 是一种仰面躺在雪橇上,双脚在前,通过变换身体姿势来操纵雪橇高速回转滑降的运动。选手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40公里或者更大,其离心力超越5G。
运动员坐在雪橇上,双手借助起点助栏用力向后推而使雪橇起动。在滑行过程中,运动员仰卧在雪橇上,单手拉住雪橇皮带利用身体姿势的改变,操纵雪橇,使之沿着冰道快速滑降。到达终点时,运动员须在雪橇上,否则成绩无效。单座需要滑4次,双座滑2次,成绩相加,最后以时间少者获胜。
比赛滑道长1000~1500m,标高差110~130m,由平均倾斜度9%~11%的13~16个弯道构成,包括左弯道、 右弯道、急转弯、S弯道和迷宫等,千变万化。滑道整体呈U形,为了防止雪橇脱离轨道,滑道两侧的护墙高度不得低于50cm。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雪橇项目将在位于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诞生4枚金牌,分别为:男子、女子单人;团体接力和双人雪橇。
冬季两项:耐力与精准度结合的项目
冬季两项又称雪地上的战争,是由越野滑雪和射击两种特点不同的竞赛项目结合在一起的运动。如果你能记起侦察英雄杨子荣脚踏雪板在林海雪原间剿匪的场面,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个项目。
冬季两项缘起于数千年前北欧大陆上人们的狩猎运动,15世纪左右被一些国家列入军事训练科目。因为冬季两项的军事色彩,曾被请出了冬奥会,直到1960年美国斯阔谷冬奥会上才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女子冬季两项在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首次亮相。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加入了男子12.5公里追逐和女子10公里追逐。从2006年都灵冬奥会开始,又加入男子/女子集体出发项目。该项目由世界杯前30位选手共同参赛。
中国于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首次参加冬季两项,1998年长野冬奥会来自解放军队的于淑梅获得短距离7.5公里比赛第五名,是迄今为止中国冬季两项运动员在冬奥会上取得的最好成绩。
中国女子冬季两项运动员孟繁棋曾经是冬青奥会冠军和世青赛冠军得主,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她是东道主代表团中值得关注的冬季两项选手之一。
冬季两项比赛场地包括设施区和雪道区两个部分。设施区由起/终点区、射击场、处罚圈、接力交接区等组成。由各种平坦、上坡、下坡等自然起伏的地段组成,雪道宽度为5米,并要设置雪槽。
比赛时,运动员身着滑雪越野装备,身背5.6毫米小口径运动步枪,脚穿滑雪板,手持滑雪杖,携带枪支,沿标记的滑道,按正确的方向和顺序滑完预定的全程,每滑行一段距离进行一次射击,最先到达终点者获得优胜。要求运动员既要有由动转静的能力,又要有由静转动的能力,结合了越野滑雪的力量和侵略性以及射击所需要的精准和冷静。
北欧两项:唯一只设男子比赛的项目
北欧两项由跳台滑雪和越野滑雪两个比赛项目组成,是目前为止冬奥会上唯一只设男子比赛的项目,因此,冬奥会的北欧两项比赛也被称作是“男子汉的较量”。作为曾经为挑选全能冬季运动员而举行的选拔赛,北欧两项也号称是选拔“最优秀雪上运动员”的项目。
北欧两项,起源于19世纪北欧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地区,在1924年第一届冬季奥运会上就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北欧两项考验运动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运动员既要有快速越野滑行的能力,又要具备精确的身体姿态控制能力和突出的跳跃能力。总结起来,就是既要跳得远,又要滑得快。
冬奥会北欧两项比赛,先比跳台滑雪再比越野滑雪(跳台分为大跳台与标准跳台两种,大跳台高120米,标准台高90米),中间间隔2至3个小时,以利于运动员恢复。跳台滑雪比赛的分数决定运动员越野滑雪比赛出发顺序和间隔时间。
个人赛中,运动员在跳台比赛中每落后1分,越野滑雪比赛就要推迟4秒钟出发,第一个到达终点的运动员即为冠军。团体赛中,各队第一位运动员出发顺序和间隔时间由跳台滑雪全队总分决定,每落后1分则推迟1.33秒出发,第二、第三和第四名运动员在接力区等候。各队名次由第四位运动员到达终点的顺序决定,先到者夺冠。
我国北欧两项运动开展较晚,2017年才组建国家北欧两项队。2021年11月26日,中国选手赵嘉文在国际雪联北欧两项洲际杯男子个人跳台滑雪标准台/越野滑雪10公里项目中排名22,顺利获得北京冬奥会入场券。年轻的中国北欧两项队将在北京冬奥会实现历史上的“冬奥首秀”。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北欧两项比赛在张家口赛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和国家越野滑雪中心进行,比赛依然只有男子项目,共产生3枚金牌。这3个小项分别为跳台滑雪标准台/越野滑雪10公里个人赛、跳台滑雪大跳台/越野滑雪10公里个人赛、跳台滑雪大跳台/越野滑雪4×5公里接力团体赛。
钢架雪车:曾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冬季运动的荒原
钢架雪车的运动员需要头朝前俯身躺在雪橇上,从陡峭、蜿蜒的冰赛道上飞驰而下。这项运动有世界第一滑行运动的美誉,又称“冰上俯冲机”。
钢架雪车起源于北美,因为印第安人运用雪橇搬运行李而诞生。1928年,在瑞士圣莫里茨举办的第二届冬奥会上,钢架雪车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钢架雪车没有转向器和制动装置,对运动员的控制能力要求很高,提高速度更是难上加难。
钢架雪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中国冬季运动的荒原。2018年初,练习钢架雪车仅仅3年的耿文强取得了参加平昌冬奥会的资格,成为第一个站上冬奥钢架雪车赛道的中国选手。在2021/22赛季,耿文强在11月26日雪车世界杯决赛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站与英国选手韦斯顿和德国选手格罗特希尔并列获得第一,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钢架雪车世界杯项目金牌的选手。希望耿文强在冬奥会上能够乘东道主的东风,再一次创造历史!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钢架雪车比赛在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举行,一共产生男子钢架雪车、女子钢架雪车2枚金牌。
(参考资料:王伟宏,《冬奥会北欧两项分项简介》;傅潇雯、彭晓烯,《备战2022冬奥会 让冷门项目不再冷》;刘国栋,《如何欣赏冬奥会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