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在线看

原创  南昌起义的历史偶然与必然

1970-01-01 作者: 查看次数:次
导读

阿富汗“一夜变天”

2021年8月15日晚,阿富汗总统加尼通过其社交网站主页宣布,自己已离开阿富汗。同一天,阿富汗塔利班(以下简称“阿塔”)通过社交媒体发表声明,称已控制阿富汗总统府,武装人员已进入该国首都喀布尔,塔利班领导层返回喀布尔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在阿富汗的战争已结束,政权形式等很快就会明朗”。

从8月6日攻下首个省会城市,塔利班一路“高歌猛进”,而政府军则节节败退。8月15日,塔利班进入首都喀布尔。喀布尔失守意味着塔利班将自2001年以来重新夺取阿富汗的全面控制权。

“在这么短的时间、以这么快的速度,塔利班完成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边缘到中心的攻陷,可以说出乎了美国和加尼政府的预料,甚至出乎了塔利班的预料。”中国南亚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青燕表示。

事实上,自今年4月拜登宣布5月1日起从阿富汗撤军以来,阿富汗塔利班就趁势向政府军发起全面攻势,占领了阿大片地区和多个省首府。100多天后,加尼宣布辞职。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海国图智研究院院长陈定定分析指出,从历史上来看,美国撤军后其扶持的傀儡政权是没有办法支撑太久的。美国此前也有过预测,其撤军后,阿富汗政府大概只能再支撑3—6个月时间。阿政府自身腐败情况严重,内部缺乏凝聚力,安全部队战斗力不足,美国撤军后,阿富汗政府丧失了战斗意志。

在李青燕看来,现在的阿富汗,还处于极度动荡的时期。后续需要观察过渡政府如何在权力的分享上达成共识,如果能够尽量吸纳更多政治派别的加入,通过所谓权力安排、权力分享、权力组合实现到正式政府的过渡,再到完成新宪法的制定、新政府主要部门人员确定等,才能认为塔利班真正执掌了阿富汗。

在攻下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不到一周后,阿富汗塔利班宣布建国。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8月19日在推特上称,塔利班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据悉,8月19日是阿富汗国定假日,纪念摆脱英国殖民获得独立。此前,塔利班1996年9月攻占喀布尔建立政权后,也曾在1997年10月改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在阿实行伊斯兰统治。

与此同时,塔利班的执政框架也渐渐浮出水面。塔利班发言人瓦西杜拉·哈希米透露,阿富汗可能将由一个塔利班委员会领导,塔利班最高领导人阿洪扎达将执掌大权。

塔利班已表示,将组建一个包容性政府。据《卫报》报道,阿富汗前总统卡尔扎伊已与塔利班领导人阿纳斯·哈卡尼会面,此次会面是为了促进与巴拉达尔之间的谈判。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不会有民主制度”。

在未来政权是开明还是保守的问题上,还要“听其言,观其行”。1996年至2001年实际掌权期间,塔利班建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施行严厉的教法统治,采取了不准妇女出门工作和接受教育等涉嫌限制人权的政策,这成为阿国内妇女群体等公民社会以及美欧反对塔利班的重要理由。

塔利班领导层对此心知肚明,为此积极营造开明形象。例如,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举办进入喀布尔后的首次记者会,称新政权将尊重妇女和少数民族的权利和言论自由,妇女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允许女性工作和学习。但要指出,塔利班内部有大量声音要求实施沙里亚法,因此新政权势必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

 爆炸案背后的恐袭泥潭

8月26日喀布尔国际机场外发生连环爆炸,13名美军被当场炸死,18人受伤,其他150多人遇难,不少是正要逃离喀布尔的阿富汗裔美国公民,另有至少200多人受伤。这是美军在阿富汗20年战争中死亡人数第二多的一次。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袭击给阿富汗局势带来新的冲击,凸显恐怖主义仍是阿富汗面临的一个现实威胁,将不可避免地给塔利班在阿富汗的执政前景蒙上阴影。

喀布尔机场爆炸案发生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阿富汗分支机构呼罗珊声称对此负责。这表明目前在阿富汗境内,其他的伊斯兰运动组织仍活动猖獗,而且它们更可怕、更致命和更残暴。

阿塔目前已基本掌控阿富汗大局,开始在全国行使执政与安保权力。但阿富汗土地广袤,阿塔正规军不到10万,要全面控制绝非易事。在美军和北约联军全面撤离后,阿富汗局势的主要矛盾势必转向阿富汗内部,阿塔最大的难度是如何与其他政治势力尤其武装势力、极端组织和暴恐分子相处。

呼罗珊与阿塔都是阿富汗的强硬逊尼派,信奉伊斯兰主义,但彼此在立场、主张甚至性质上有很大不同。呼罗珊等极端组织指控阿塔背叛了对美国的伊斯兰“圣战”精神,放走了阿富汗的侵略者。此次呼罗珊在喀布尔机场制造爆炸,让这个极端组织和潜伏在阿富汗的其他伊斯兰极端势力更加得意,他们中的一些人据说因不满阿塔的政治、军事路线而走到一起,但仍与阿塔内部人员有千丝万缕联系,隐患巨大。

目前摆在阿塔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兑现其此前的公开承诺,与基地组织、IS等极端组织划清界限,不让他们在阿富汗藏身,不允许他们利用阿富汗土地对外国和外国目标发动暴恐袭击,甚至围剿打击这些极端组织和活动分子;二是与这些极端组织和活动分子达成某种默契妥协,允许他们在阿富汗仍有一定生存空间,但须收敛,以换取他们不谋求推翻阿塔政权。

如走第一条路,则阿塔与这些极端组织的矛盾势必加剧,彼此的武装冲突和各种火并将很难避免;如走第二条路,则阿塔不仅很难制约和掌控这些极端组织和活动分子,而且难免受其影响和牵制,导致阿塔内政外交的温和态度生变,在阿富汗民众和国际上的形象受损,从而遭到各种制裁打压。

一旦事态恶化至此,阿富汗将继续成为地区和国际暴恐势力的藏身地和各种恐怖主义的温床,将对整个周边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带来无法预测的祸害。

美军和盟友通过反恐行动击毙了“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不少武装分子和头目,但这两个恐怖组织都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演变为更为分散的组织,不断寻找新的动荡地区 “扎根”并实施暴力极端行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所副所长王世达指出,“伊斯兰国”此时发动恐袭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打击即将建立政权的塔利班,加速从塔利班手中夺回所谓武装反对外部侵略的大旗。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中东项目主任威廉·韦克斯勒也认为,这次袭击表明“伊斯兰国”将挑战塔利班对阿富汗的统治。

 民族和解:阿富汗能实现吗?

阿富汗是否可能重演20多年前塔利班执掌权力时的悲剧?值得注意的是,阿富汗局势并非阿塔已经“坐稳江山”,加尼当局的副总统阿姆鲁拉·萨利赫已经宣称,“根据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在总统缺席、逃跑、辞职或者死亡的情况下,第一副总统将成为临时总统”。与此同时,萨利赫以阿富汗总统名义出现在潘杰希尔峡谷,与阿富汗已故北方联盟领袖马苏德之子阿赫麦德·马苏德组成反塔利班联合阵线,其部队甚至已经夺回帕尔旺省首府恰里卡尔。

阿境内存在普什图人、塔吉克人、哈扎拉人和乌兹别克人四大主体民族。普什图是最大族群,主要分布在阿富汗东部和南部,历史上长期占据政治主导地位,但人口占比仅为40%多一点。其他三个民族都分布在北部地区,也被称为北方民族,三个民族人口占比均不如普什图人,但加起来则过半。

围绕历史恩怨和现实利益,普什图人和北方民族间始终存在矛盾。尤其是2001年以来,美国扶持下建立的民选政府中北方族群势力提升很快,严重挤压了普什图人的政治话语权,引发了普什图人的严重不满,这也是阿富汗塔利班卷土重来的因素之一。

当前,随着塔利班掌握喀布尔,副总统萨利赫等北方民族的代表又开始了武装反抗塔利班的进程。这种抵抗能持续多久取决于两方面因素。

一方面,塔利班能否建立一个广泛、包容的政府,进而将喀布尔的原体制内各民族代表纳入新的政治安排,例如其前总统卡尔扎伊、二号人物阿卜杜拉等人,这会在中央层面决定未来新政权的稳定性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萨利赫等人能否吸纳尽可能多的前政府军势力和民兵。在阿富汗塔利班卷土重来过程中,政府军几乎没有进行太激烈的抵抗,其中不愿意认可塔利班执政的成员能否会聚在萨利赫阵营、共同反对塔利班将是决定抵抗持续多久的关键内因。同时,萨利赫能否打通与中亚国家的陆上和空中通道将决定其能否获得实质性的外部支持和援助。

阿塔主要是普什图族人,而阿富汗历史上从来都是普什图族人掌握国家政治、宗教、军事和经济大权;但普什图族在阿富汗各民族中并不占多数,且内部派系林立,素来相互倾轧。普什图族是个跨国界的民族,大部分普什图族人在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这使得该民族内部和外部都非常复杂。如果阿塔走温和的内政外交路线,未必能得到普什图族其他派系认可。

另外,原美国培植的卡尔扎伊和加尼政府与军队、警察的势力只是暂时和表面上的认输溃散,不会甘心政权和既得利益的得而复失,难免蠢蠢欲动勾连各方,与阿塔政府作对;而且这些势力的背后都有各种复杂的外国背景。

从阿富汗的历史看,从未实现过民族和解,今后这种残酷内斗和内讧的格局也未必改变。阿塔要实现阿富汗民族和解,难度可想而知。美国阿富汗战争20年给阿富汗制造了很多的复杂,美国的仓惶逃离又制造了新的复杂。阿塔要坚持实行伊斯兰政教合一国家体制必定有难度,而要允许一些世俗化又做不到;前者必定会遭到这20年来阿富汗政治社会开放势力的抵制反对,后者则必定会遇到伊斯兰强硬派的竭力反对。阿塔极端了不行,温和世俗了也不行,中性化势必两头不落好。阿塔要独揽大权,但事实上做不到。因此阿塔表示愿意组成阿富汗的开放和包容性政府,但其宗教激进主义思想和政教合一的国体原则,并不支撑这种开放包容性的政治结构。

阿富汗的民族和解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恐怕还只是一种理想,甚或一种政治策略与口号,变现太艰难和复杂。阿塔的前身和内部都很复杂,掌权后能否权衡利弊,施行务实温和的内政外交政策,被普遍关注。

 最贫穷国家的经济社会重建难题

塔利班在军事上很有一套,在外交和宣传等方面也表现出机巧老道,但推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并非其强项。如果阿富汗政局不稳,经济社会的重建将无从谈起,而经济社会得不到重建,阿富汗的政局也将势必不会稳定。

外国赠款和援助是阿富汗的主要资金来源。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0年阿富汗所获外来援助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2.9%。目前,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内的一些主要捐助方已经停止支持这个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一。

事实上,IMF在塔利班占领喀布尔以后就作出暂停执行给阿富汗提供3.7亿美元贷款的决定。此外,阿富汗使用IMF特别提款权(SDR)的资格也被冻结。SDR是IMF 1969年设立发行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于弥补成员国官方储备不足。

路透社分析称,美国长期对塔利班实施经济制裁,如有其他国家愿意接受塔利班用SDR换取外汇,很可能受到美国的阻挠。即使阿富汗能重新获得SDR,塔利班也很难利用这部分资金。阿富汗前央行行长Ajmal Ahmady在社交媒体上说,阿富汗央行持有约90亿美元外汇储备,其中约70亿美元存放于美国。但美国已经冻结了这部分资产。

联合国的数据表明,在美国撤出后,2021年的援助会比2020年的水平下降至少20%,而该数据还没有考虑到塔利班快速接管的情况。有专家表示,由于阿富汗大部分的外汇资产或被冻结,以防止塔利班动用,该国货币阿富汗尼汇率可能将因此进一步下跌,且不排除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据英国《卫报》报道,自塔利班夺取政权以来,阿富汗面临包括银行倒闭和通货膨胀的一系列经济冲击。专家警告,如果塔利班不尽快获得现金注入,普通民众很难在喀布尔街头买到面包。此外,由于航班停运,物资难以运抵,联合国机构警告称,阿富汗或将面临粮食及医疗物资的短缺。

8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喀布尔国际机场暂停商业航班,导致本应在当周运到的500多吨包括医疗设备、应付严重营养不良救援包在内的急救物资无法进入阿富汗境内。该组织称,在阿富汗仅剩的医疗物资只够应付一周的需求。

据世界银行统计,2020年阿富汗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98.07亿美元,人均GDP仅为508.8美元,是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此外,在世界银行2020年的营商环境调查中,阿富汗在190个国家中排在第173位。

 阿富汗的宿命:只有家没有国

美国人在过去20年所面对的塔利班,其实在本质上和当年英国人三次发动英阿战争以及苏联发动阿富汗战争时所激起的阿富汗部族社会里潜藏着的莽荒之力别无二致,虽然外部力量一次次推翻了喀布尔王权,但征服者最终发现他们无法统治这里,不得不被迫撤离。

对于阿富汗政府(无论什么样的政府)来说,也一直同样面临一个难题,这个难题就是美籍阿富汗人塔米姆·安萨利在其《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一书中所说的:在阿富汗,一直以来,臣民眼中只有家,没有国。他们只服膺于宗教和传统,听命于部落和氏族。“对于这样的国家,王权又该如何行使日常权力呢?这个问题困扰阿富汗的统治者达半个世纪之久,并将阿富汗分裂成了两个文化世界。”

进入20世纪乃至新千年后,在文化本质上,阿富汗的根本问题可能还在于此。喀布尔合法的中央政权在本质上与以前的国王没有太多区别,仍然要面对群山深处数不胜数的部落和氏族。

而这样持久的文化传统,却能让塔利班如鱼得水,他们借助宗教和传统,能鼓动和激发起阿富汗民间各个部族、派别乃至异教徒的热情,一起对抗那些外来者,两百年前是这样,一百年前是这样,现在仍然如此,他们对抗的是文化意义上的“他者”。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塔利班重掌政权后,虽然短期内因为政治的需要,会在社会改革以及与各方合作方面作出努力和让步,但这都可能是暂时的、表面的、策略性的,长久和深入的改革难以发生。因为宗教激进主义的、基于教法原则的社会主张是塔利班的底色,放弃这些底色,塔利班将不再是塔利班,这一如当年阿富汗历史上的那些改革者,一旦深入改革,就会搅动起深藏在阿富汗社会内部的传统力量,并一次次引发巨大的社会动荡,这样的历史悲剧不断在阿富汗重演,很多时候与外部力量无关。

这或许不该成为阿富汗人民的宿命,但历史总会再次成为残酷的现实,根源何在?

阿富汗的这种文化特质或许让我们更容易理解:为何很多时候外部力量支持下的喀布尔政府会形同虚设,政府军会放弃抵抗“圣战者”,这也是塔米姆·安萨利始终对外来文化和试图征服阿富汗的帝国们持批评态度的主要原因,他进而认为,“一旦外部压力减弱,阿富汗人就能着手解决国内的文化矛盾,这条路注定布满荆棘,但是,希望并非那么渺茫。”

如今,塔利班再次抓住了这个机会。但是,它能“成功地将国内的众多民族融合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文化整体”吗?

(参考资料:赵晓娜、张茵, 《阿富汗“变天”!未来局势将如何变化?》;谢莲,《阿富汗“变天”影响几何?》;王陈,《阿富汗距离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文化整体有多远?》;周远,《阿富汗乱局:唯一的确定是一切都不确定》;丁刚,《阿富汗战争:栽在文明冲突陷阱中》;李曦子,《阿富汗之乱:硝烟过后,贫困是更深的痛苦》;王世达,《博弈仍在进行,阿富汗何去何从?》;谢莲,《机场血腥恐袭后,阿富汗局势将有何变化?》。)

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