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在线看

藏书也是收藏历史





意大利著名作家翁贝托·艾柯不止一次说过,每一位藏书家都有一个梦想:找到一个老太太,她想卖掉家中的一本书,而她自己却不知道这是本什么书。

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始人,世界首富,他的藏书家身份鲜有人知。1994年11月1日,他豪掷3080万美元竞拍得一批达·芬奇笔记手稿。这些笔记手稿共72页,内有300多张插图和科学文字,写于1506年至1510年之间。这位巨富藏书家说:“达·芬奇融汇科学与艺术的聪明才智,我一向深为敬仰。能与全世界分享这部知识巨著的珍本,让我倍感欣悦。”

王世襄是我国当代负有盛名的大收藏家和著作等身的大鉴赏家,在2013年11月17日嘉德秋拍举行的“锦灰集珍—王世襄先生旧藏”专场中,370部藏书首次向大家揭露了王世襄先生的藏书家身份。其中宋代李诫编修《李明仲营造法式》以89.7万元成交,位列首位。

那么,什么书值得收藏呢?



古籍图书由于版本、文字内容、印刷装帧方式、发行时代的不同,存量多少有异,因此,其收藏价值千差万别。其中,佛经、医书、艺术、文化方面的图书,收藏和研究价值更大。

连环画,又称“小人书”,创刊于我国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连环画几十年来一直不受藏界重视,直到近年才异军突起。现在在,民国、“文革”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连环画已是收藏宠儿,大都在数十元至数千元一本(套)。

创刊号杂志,是现代收藏中的新贵,由于一般都有创刊时间、办刊宗旨、刊头题字、名人赠诗作画等基本资料,是研究刊物的最重要的史料,而每种杂志只有一个创刊号,加之创刊时发行量小,因此,收藏价值越久越高。

名人签名本、初版本、年历缩样及“文革”图书等,因印刷精,数量少,收藏价值大。“文革”前出版的书反映了特殊年代的政治与社会背景,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