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曾是中国藩属国
古琉球王国位于散布在台湾岛东北和九州岛西南之间的琉球群岛上,受明、清两朝赐封,自古为中国的附属国。
公元1609年,日本鹿儿岛萨摩藩藩主率兵侵略琉球,琉球王国逐渐沦为萨摩藩的傀儡政权,但作为中国藩属国的地位一直没有改变。1872年,日本宣布琉球群岛是日本的领土,设置琉球藩,封琉球国王为藩王,史称第一次琉球处分。1879年,琉球藩被废除,编入鹿儿岛县,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与其他王室成员被带往东京,史称第二次琉球处分。
同年,清朝向日本就琉球问题交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最终毫无结果。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在琉球群岛问题上就更没有了发言权,从此,琉球曾为中国附属国这一事实开始被人遗忘。
总理衙门前自杀的琉球学士
笔者近日有幸收藏了一套古籍,它的流传竟与这段历史息息相关。这是一套由王阳明先生作序、清咸丰年间“江右浔阳万氏莲峰书屋藏板”的三色套印刊本《文章轨范》。重装后的封面用墨笔字写有“琉球学士林世功遗本”字样;原封面钤“林世功”墨印;序言页和每卷卷首钤“臣林世功”“子叙”朱印。上述印迹清晰证明,此套书原收藏者曾是琉球义士林世功。
从明朝初年与琉球国建立宗藩关系后,琉球留学生分批前往国子监学习成为定例。在明、清两朝长达500年的岁月里,这些琉球留学生把中国文化逐步传播到琉球,对琉球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林世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林世功在清朝留学4年后归国,担任王子尚典的讲解官。当时普遍认为尚典继位时,林世功将被升为国师,并执掌朝政。然而,就在他踌躇满志欲施展政治抱负时,琉球王国的处境却日益风雨飘摇。
1876年,琉球王国就第一次琉球处分一事,遣林世功随特使向德宏赴福州,请清朝出面交涉,然而没有得到清政府的积极反应。
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并,林世功等人闻讯大惊,扮作商贩前往清京师求救,以绝食请愿的方式换得了清政府向日本的交涉。但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没有得到任何结果。
琉球问题被搁置后,林世功复国的愿望破灭,绝望中留下两首绝命诗,在北京总理衙门前拔剑自杀,以死抗议日本的侵略。
承载琉球前世今生的古籍
在此套古籍的封面上还用墨笔写有“大正十四年三月获之琉球那霸市补装,林泉文库主谦”字样,“林泉文库主谦”应为日本乡土史家伊佐早谦(1857~1930年)。伊佐早谦也是一位汉学家,有古籍收藏的爱好。该书于日本大正十四年(1925年)被其收藏,在琉球首府那霸市进行了重新装裱。
在整套200多页书页后面,每页均装裱了一张写满字迹的纸张,从内容上看,抄录了很多江户幕府时期往来的公文函件。这套手稿中有少量批校,批校字体与封面字体十分相似,推断应为伊佐早谦手书。
至此,此套古籍的流传过程已比较清晰:此书刊刻于咸丰年间的江西、湖南一带,之后伴随琉球学子林世功一起东渡琉球,见证了古琉球王国的衰亡。在林世功去世40余年后,饱经劫难的书籍被伊佐早谦购得并装裱,赋予了此书新的内涵。
一套书,见证了近代中国由盛转衰的历史,承载了琉球王国的前世今生,历经百年的风雨飘摇后,最终回归故土。书,已经回归;琉球,可也能轮回?